首页

稻米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小麦由俄国和南北美洲大量涌入欧洲半岛的时候,稻米在南亚和东南亚成为非常重要的外销作物。1855 年英国占领下缅甸。在伊洛瓦底江的三角洲区域,稻田大约有 100 万英亩。1855—1881 年,这个数目增加了 9 倍。主要生产稻米的人是农民,其中许多是由上缅甸干地来的新移民。投资生产的是通过乡村放贷者网络的仰光和勃生(Bassein)大碾米厂。这些放贷者大部分来自马德拉斯的切蒂亚尔种姓(Chettiar Caste),他们取代了缅甸的放贷者。农民的负债更刺激了稻米的生产,而农民又因向缅甸和中国的小店主借贷而负债日深。这些贷款被花在消费、生命周期仪式和戏剧表演上了。在缅甸,大约一半为外销而种的大米被外销到印度,四分之一被外销到锡兰和马来亚的大种植园(这些大种植园已开始专门生产茶叶和橡胶),另外的四分之一供养毛里求斯和西印度群岛的蔗糖殖民地。消耗缅甸大米的大都是在海外地产上工作的印度服务契约劳工。载运这些劳工到其目的地的船,也载运供养他们的大米。

图 11-1 东南亚:生产外销稻米的区域

泰国也同样开始生产外销大米,不过其规模比缅甸小。泰国的碾米厂掌握在华人之手。扩张进入乡村当中间人和放贷者的是华人。稻米的栽种尤其在泰国的中部平原扩展。班昌(Bang Chan)就是其中一个居留地,它位于曼谷的东北,是在 19 世纪中叶前后建立起来的。劳里斯顿·夏普(Lauriston Sharp)和“康奈尔泰国科研项目”(Cornell Thailand Project)在一个世纪以后,研究了这个居留地(Sharp et al.,1953;Sharp and Hanks,1978;Hanks,1972)。这个居留地的发展与塞桑运河(Saen Saeb Canal)的开凿有关系。这条运河长 34 英里,连接东部平原与湄南河(Chao Phraya River),曼谷就位于湄南河边上。运河最初是为了军事原因而开凿,不过它使这个区域可以直接通往曼谷的市场。住在班昌的人口庞杂,包括与泰国人通婚的海南岛来的华人、由南面来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战俘、由东北来的老挝战俘,以及由曼谷来的释放了的奴隶。当地的佛寺给予了这些定居族群认同感。它建于 1891 年前后,由一个来自运河与湄南河交汇处村落的华裔所建,他是一位水运商人。在 19 世纪中后期,为市场而栽种的稻米数量增长得很快。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它已完全处于领先地位。

班昌在人类学的文献中很重要。它是“结构松散社会体系”的一个典型事例。约翰·恩布里(John Embree,1950)最初发明这个“结构松散社会体系”的概念去描写泰国的社会。对于班昌研究的结论是:“班昌没有分化的社会结构,清楚地反映出所有泰国社会异常无定型和相当没有结构的性质。”(Sharp et al.,1953:26)这个看法激起关于泰国社会结构的许多辩论。为此,杰克·波特(Jack Potter,1976)提出另一个模型,说这个模型中的几个“结构因素”,“产生了”泰国的乡村群落。但是要了解班昌的特征,必须不仅视它们为某种社会结构,也必须视它们为商品生产扩张的结果。像以其他方式卷入稻米经济的泰国村落的特征一样,班昌的特征,使人说它是一个结构松散的社会体系。

亚洲生产大米外销的第三个区域是交趾支那(Cochinchina)。这是越南南方的三角洲地带,1861 年被法国占领。这个区域大致上是法国水利工程的产物。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大量的大米外销。大部分的稻米都是产于由佃户耕作的大地产上。1880—1900 年,栽种稻米的面积增加了一倍。同一时期通过西贡输出的大米增加了 3 倍。大部分的大米都是通过香港运往中国,大致是由中国人经手这个贸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