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2.有效实践的作用与价值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曼巴精神不是去追求结果,而是在过程中你打算怎么做,它是一趟旅程和一套方法,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伟大球员跟优秀球员不一样,他们会自我检视、发现弱点,并改造成为长处。

我宁可现在丢脸也不要以后丢脸,遗憾自己一个冠军都没拿到。

——科比《曼巴精神》

如果你有一个价值1亿元的创意,但它却只停留在脑海中,那么它既不值钱也不属于你。事物价值几何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必须以合理的呈现形态接受市场共识的考验。我们从步入社会开始,就必须承认社会是一个长周期的大考场,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唯有那些迎来成绩或“打脸”的有效行为,才能让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自身的潜质在哪里、问题在哪里、边界在哪里、改造方向在哪里,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勤奋到自己都感动了,却发现市场并不需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有效实践的必要性。

必要性1:更深入准确地看待现实

第一次陷入热恋的女性与结婚10年有孩子的女性,对于婚姻的预期是完全不同的,这并非是智商和文化程度的区别,而是源于后者经历了前者不曾经受的现实挑战。一个人一旦被现实捶打过,就会对世界的认知更加客观、现实。这个道理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尽管没有人愿意接受现实的虐待,但不得不承认,现实对我们的种种反馈,才是这个世界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教科书。

在我直播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听众问,你这些想法怎么来的,是看了哪些书,能否把这些书推荐一下?

尴尬时刻!因为我确实不算是一个书虫,洋洋洒洒地列一个古圣先贤荟萃的书单,我还真做不到。我的绝大多数观点源于我在实践中的体验,即便有些源于书本,它们也一定与我的现实经历可以相互印证。我认为,如果我们坚持一个观点,不应当是单纯地“我认为它正确、我希望它正确、我感觉它正确”,而是经过验证和批判之后,确立了这个观点在具体环境下的价值和适用性,它才更具备坚持的价值。

譬如,有些人觉得上班更好,有些人觉得创业更好;有些人觉得做职业女性才算是活出了自我,而有些人做全职太太不亦乐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只能在适合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很多观点是不能脱离具体的人和环境的,也许在一个更大的时空里,我们在地球上认为的至理名言,在另一个星球上却变为低阶笑话。所以,即便人们看了一样的书,由于个体阅历的差异,也很可能得出深浅不同、方向不同的感悟,在成长的路上,绝无可能“抄作业”。

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管理很多零售商和分销商,了解他们的周转数字是我工作当中的必要任务,与领导在电梯间、办公室碰到,他们很容易冷不丁地考我一下。我刚开始老是记不住、答不出,而且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记这个东西很无聊。但是随着我对零售商和分销商业务的介入,为了提升自己的业绩,我要想大量的办法驱动他们的业绩,周转数字自然而然变成我每天考虑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进入了这种状态之后,我发现我的大脑进入了一种直觉状态,不用看当天的表单,光靠猜就知道他们当天的出货与零售数据,误差率可以保持在5%~10%。这种针对性的进化源于日复一日的实践,自然而然地让我对现实情况的感知和分析更加清晰。

读书对我们的改变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谈吐、兴趣、思考方式、行为方式,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更加缓慢。但实践出真知不同,它是一个自下而上总结经验的过程。我们碰过沸水,下次就不会再碰;我们拼尽全力也跑不过别人,就不会立志做跑步运动员;我们被别人背叛过,才会懂得忠诚对人的意义;我们不被别人尊重,才会更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经验无论大小,每一份都是扎扎实实生长在肌肉里的,不是读书时一段道理、一个金句就能轻易了然的。经验的发挥更像武侠片中高手练剑的过程,必须经历眼到心不到,心到手不到,心到手也到,心中有剑肆意驰骋的四个阶段。穿越每一个阶段都务必辅以大量的练习,实现信息摄入—行动—成果—反思—再行动的有效循环,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经验、验证经验、复制经验,形成一个连续的、正向的、认知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我们唯有在由简至繁、由繁归简的过程中熟稔了术,看清了道,才能启动人剑合一的自我创造。

必要性2:圈定自己的人生诉求与能力范围

跟很多人聊天,他们都会说类似的话:“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我把这种状态叫作“实践半坡”。也就是说,走在有效实践的路上,逐渐抛弃了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但是还没有因为有效实践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

曾经与朋友聊天时,朋友突然说:“咱们聊的话题真有意思,我真想录下来,肯定会火!”我当时不以为然,一方面我认为我说话比较尖锐,很难做到人见人爱,另一方面,当我用手机的前置镜头对着自己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张不够美的面庞,从任何角度,我都没想到我录制的视频可以有几十万粉丝,并且因此萌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后来在帮助一个合作伙伴拍摄视频时,怎么拍摄都不满意,数据也很差,于是我想根据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账号上试试。刚开始一个人也没有,后来有了一些很多年不联系我的老熟人关注我,这时我非常想要放弃。后来有一天看到一些贬低大龄女性的视频,我觉得里面的观点很消极,很让人生气。于是我决定分享一下自己对于30岁女性的态度,心想也许没有多少人会看到,结果一夜过去,第二天打开手机,竟然增长了1万的粉丝。这个数据的变动让我意识到一种可能,那就是我可以把我的很多想法搬到视频里。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周都要创作几条视频,并且开始自学视频剪辑,有意识地研究歌单,不仅想要把内容持续做下去,而且希望做得更好。因为视频表达的内容有限,很多人提的问题也有共性,所以唤醒了我曾经想要出书的想法。根据这个想法,我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这件事情一开始,我只是想试试怎么样能够在视频网站上获得有效流量,结果没想到促成了我持续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开发了我想要深耕内容制作领域的诉求,同时拓展了我在这个领域的能力范围。如果我当时只是想得过且过,必然不会探索出现在的小小成果,更不会写下这段话。

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喜欢鼓励别人的人,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或大或小,实现就好。如果因为我对对方负责任的鼓励,而让他更早地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拓展了自己的边界,那么也相当于延展了我人生的宽度。

当然,并非所有的实践都一定能带来正向的成果,但是通过与外界发生联结,取得成果,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外界。如果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想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伴侣,看多少韩剧都是无济于事的。你务必自己跳下场子,亲自谈几次恋爱,才能知道自己在异性的眼中什么样,自己的真实预期是什么,自己能做的妥协是什么,继而构建一个对恋爱、对婚姻更加客观、理性的决策模型。可能进场的时候想找个绝世男神,离场的时候带走的是暖男哥哥,会失望吗?也许不,因为相比意淫他人故事当中的空中楼阁,这份当下的、真实的、有温度的熨帖才是踏实美好的。只有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