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章 用思维的模型优化实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丝。在刚开始,一个博主的单日粉丝增长量可能是个位数,但随着粉丝帮他做二度传播,下一阶段单日增长量会逐渐变成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甚至万位数。所以,很多博主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初步探索期,但是当他们进入万人级别、十万人级别、百万人级别的时候,单日粉丝和流量的增长量都会跨入新的台阶,经济收益也会实现跨越式的增长。当他们达到千万粉丝的时候,个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可能撬动上亿的流量,动辄上热搜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大多数人不是企业家,不是网红,但是都经历过自己的复利成长。最典型的就是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一门新的外语,必然有一个磕磕巴巴的阶段;在磕磕巴巴的阶段之前,必然有一个简单短句的阶段;在简单短句的阶段之前,必然有一个词儿一个词儿往外蹦的阶段。这个过程中少一个阶段都很难直接进入下一个阶段。但是随着语感的娴熟和词汇量的上升,会在某个阶段能力爆发性地提升,那个节点,就是复利曲线的拐点。

所以,随意切换行业,不注重价值连续相关与持续沉淀的人,更像是单利人,单个周期也许成长显著,但是这部分成长无法为下一个周期持续创造价值。这样的人始终走在线性增长甚至波动性变化的路上,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迎来自己的价值拐点。选择了复利成长的人也许会经历枯燥的阶段,但是一旦走到拐点,后面的每一步都会与过去的自己和竞争对手拉开巨大的差距。

我们还是以初始价值为100来绘制一张图。假定有三个人,第一个人为单利人A,每年的成长率为15%;第二个人为复利人B,每年的成长率为10%;第三个人为复利人C,每年的成长率为15%。三个人以各自的速率成长30年。B与A相比虽然每年的成长率更低,但是他做到了连续相关且全部沉淀,因此在第15年的时候,相对A产生了质的飞跃。C虽然每年仅仅比B多成长5%,但是在第15年的时候已经与B有了很大的差距,在第20年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向上的拐点,彻底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如果我们多观察生活会发现,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曲线游戏,人们的不同行为落在时间的轨迹当中会逐渐应验这样的规律:

连续10年看不同领域的资料——杂家

连续10年挖掘同一领域的资料——专家

连续10年从事不同的运动——体育爱好者

连续10年只在一项运动中精进——专业运动员

连续10年在不同的领域腾挪资源——掮客

连续10年在同一个领域累计资源——企业家

……

巴菲特曾说:“我不是天才,但是我在某些事情上很聪明,我就只关注这些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是全世界排名靠前的富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一生中90%以上的财富,都是在50岁之后获得的。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依然在中产阶级阵营,50之后才进入财富爆炸期。

巴菲特一生如一日地把所有精力聚焦在投资事业上,长期的坚持让他形成了极为密集的思维网络,判断框架更加完善和周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加深,他的投资决策能力与财富实现了同步的复利增长。关于投资的复利增长,他曾在2006年《致股东信》中,举了一个例子:

从190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点涨到了11497.12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

那它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多少?答案并不让人钦佩,仅仅只是5.3%。

与其说巴菲特是投资界的赢家,不如说他是复利思维最好的应用者。他几乎把所有时间聚焦在自己的投资事业上,他对时间报以正确的坚持,时间也给予他丰厚的回馈。

所以,面对个人的财富需求,个人的成就需求,我们应当审视自己要选择哪一条路,在什么样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做到价值的连续相关与持续沉淀。当我们明确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复利道路时,剩下的只需要交给时间,与时间一起迎来属于自己的增长拐点。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