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3.过程导向的实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开始就定一个非常死板的目标,用老经验管理新团队,那么整个团队的思维很可能被限制在框架里,受KPI(关键业绩指标)所累,反而无法很好地完成探索与创新。

所以,当我们明确一件事情有探索价值,但是由于当下认知所限不能看清长期愿景的时候,就需要以过程为导向,摸着石头过河,在过程中体会和挖掘这件事情的价值与本质。等到走到合适的路口,有价值的目标自然会出现,那么过往跌跌撞撞的积累在此时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创造出超乎预期的成果。

处在低谷期,能力与资源都较为匮乏时用过程导向型思维

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平淡无奇。我们有时会目标明确地向前冲,有时却会陷入阶段性的迷茫。清醒—迷茫—清醒—迷茫……就跟白天与黑夜的切换一样,是我们前进过程中的常态。史玉柱曾说,你在顺境时消耗的,是你逆境时的积累。就像我们起跳前要下蹲一样,暂时的停滞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也许目标会因为迷茫而变得模糊,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当关注过程,此时此刻,过程的质量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

晴姐和小诚曾经是我的职场前辈,她们都是非常称职的员工。晴姐在公司资历老、口碑好,也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未来优先提拔的人选,所以她一直对此抱有信心,很少与领导沟通业务,总觉得自己的成就老板看得见。后来终于有了一个升迁的机会,晴姐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会顺势而上,没想到机会居然落到了另外一位同事的手里。晴姐等了三年,对于这样的结果太失落了,她的心气儿一下子泄到了底,陷入了空前的迷茫。她开始变得消极,既不想换工作,又抗拒和领导沟通,选择了消极工作、积极备孕。结果进入孕后期时,一位同事的离职创造了一个新的升职机会,如果没有怀孕,这个机会只能是她的,然而她即将进入生产阶段,这个机会只好给了资历与她有差距的小诚。

小诚资历浅,但是很上进,对上次的升职也抱有很大期望,但是最终也没有争取到。不过与晴姐不同的是,小诚在失败之后加足了马力,明显工作做得更细了,成果也更好了,并且一改过去的内敛,经常带着成绩和领导沟通。因此这一次小诚的升职,让其他同事也觉得实至名归。生产回来后,晴姐灰心地回到岗位上,依然保持过往的消极状态。恰逢领导更换,新领导对她过往的绩效很不满意,于是将她调到了一个很边缘的岗位,升职的机会更渺茫了,就连跳槽的优势也大不如前。

有些时候人生就像水中行船,不知不觉就靠近了河流与瀑布的转折点,如果不为自己的命运逆流勇进,就只能被流水带入无底的深渊。

当我们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由于面对的环境和技能都是全新的,在最开始的两年可能进步飞速,但是第三年、第四年所有的工作都会进入熟悉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舒适区。在舒适区内,由于外界刺激的减少,进步速度会明显下降。如果在第四年得到了提拔,增加了一些未曾体验过的挑战,便又会迎来为期两年左右的飞速成长。所以,纵观一个人的职场生涯,大多时候并不是线性向上的,而是台阶式向上的。当我们处在平台期的时候,所有的思路、方法都会变得非常熟悉,资源、能力、视野也会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加之新事物的刺激匮乏,更容易让人增添很多莫须有的迷茫。相比高速成长期,平台期更像在“不得不熬”,旧有的事物令我们厌倦,熟悉的环境让我们怠惰,甚至做事都不在状态,仿佛还不如突飞猛进的阶段。

这种感觉令人沮丧,但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阶段性成长后必然面对的一个环节。此时的我们不应当把眼光聚焦于“模糊”的远方,而应当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清晰”的当下。有些人在迷茫之余选择了消极应对,放弃了一些有价值的努力,以至于在环境好转、新的机会出现时不具备足够的筹码去争取。但有些人能够在机会萎缩的时候选择接受缓慢、接受平静,沉下来对过往的自己复盘、休整,韬光养晦,为新的机会做准备,而不是在焦虑中被错误的决定撞得头破血流,更不是被消极的心态拖得一蹶不振。

目标导向型思维更像打猎,我们需要不断地确定目标,在适合的时候射出手中的箭。过程导向型思维更像种田,我们知道会有收获,但是在等待收获之前,必须非常认真地面对犁地、播种、浇水、施肥等任何一个关乎孕育的环节,即便会有天灾人祸,也必须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种思维方式具有非常强烈的互相补足的作用。前者让我们在有限的资源中做到价值最大化,后者让我们专注于过程,受益于过程,在耐心中等待时间的馈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