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4.灰度思维的实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大多数媒体工作者而言,他们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增加作品的点击量,通过“收割”注意力兑换商业价值,而对事物的判断也很容易因为数据的驱动而发生变化。

因此,面对新闻时,如果我们既不能跳进当事人的环境里,也缺乏有效的取证,就很难真正理解真实的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会看到很多网民选择了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并且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争论对与错、好与坏上面。然而,当我们拉长看待事物的周期,以5年、10年,甚至一生来看,那些对错难分的事情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让真相浮出水面,那些让人们为之争论得面红耳赤的,觉得难以忽略的事情,都会在某一个瞬间被新的话题擦拭掉,更换为新的争论。而我们被这些短暂又无法影响自身的事情吸食掉的能量,却再也不会回来。

所以,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面对那些难辨真假的信息,不看也罢。不评价也罢,不争论也罢,如果它们真的重要,一定会被时间筛选出来,一步步接近真相,体现价值;如果毫无意义,就会像流沙一样从我们的指缝间滑走,好似从未存在过。与其把精力花在关注圈事情的对错上,不如把精力花在影响圈事情的精进上。面对那些离我们过于遥远,目前又无法明确判断的事情,不妨用灰度思维给自己一种客观的视角,保留一些纠错的空间。无论是价值还是对错,都会在距离与时间的涤荡当中水落石出。而节约出来的精力,大可用来面对自己可以影响的,与自己的未来休戚与共的事情,毕竟对这些事情擦亮眼睛,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