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8讲 依赖与控制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另一半控制欲太强怎么办?


上一讲介绍了如何解决在关系中因缺乏安全感而过于黏人,并导致感情出现裂痕的问题。我们从内在模式的角度分析了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以及怎样才能增加安全感,成为安全型恋人。其实,在关系中缺乏安全感还有一个非常极端的表现,就是变得喜欢控制对方,希望对方完全依赖和顺从自己。而作为被控制的一方,往往会很矛盾,一方面被对方控制得喘不过气,觉得心累,另一方面好像又觉得对方很在乎自己,舍不得分开,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纠结之中。



“受害者监牢”,控制与依赖关系的困局


我的一位来访者,她的老公就属于控制欲极强的类型。她老公能力很强,喜欢操心,也比较追求完美,所以他对我这位来访者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和职业规划等,全部都要管。刚开始,我的来访者还觉得老公这样是因为关心她。因为父母做生意很忙,从小对她缺少陪伴和照顾,所以当有一个如此关注和在乎她的人出现时,她还挺庆幸的,并且觉得老公是真的很爱她。但是,慢慢地,她的窒息感越来越强,因为一旦不按照老公的建议来,对方就会不依不饶,甚至会采取指责、冷战、谩骂等各种方式逼她就范。她觉得心越来越累,很想逃离,但是又觉得对方还是很在乎她的,舍不得,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她不想让孩子成长于单亲家庭。

这样的情况在亲密关系当中并不少见,我把它们统称为控制与依赖的关系模式。在这样的关系中,谁都不是无辜的,每个人都既是迫害者又是受害者。大家都困在“受害者监牢”的三角关系中。“受害者监牢”这个概念由卡普曼提出,又叫作卡普曼戏剧三角理论,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家可以看这张图,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代表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三个角色。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是非常稳定的结构,所以一段关系中这三个角色也会形成稳定的纠缠关系,同时角色之间还可能发生互换。在一段病态的纠缠关系中,往往会呈现出受害者、迫害者与拯救者的三角关系。



迫害者的主要表现特征是爱指责,他们比较缺乏同理心,会使用各种语言暴力和挑剔行为来贬损对方,不断指责与打压对方,降低对方的价值感,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概括来讲,他们的行为逻辑就是“我行,你不行”。

而拯救者的特征是包办,有求必应,并且无原则地帮助对方。但这种看似慷慨行为的背后逻辑还是“我行,你不行”,他们通过帮助对方来满足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和拯救者相处,因为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多分内之事也无须操心,被帮助者会变得越来越无能,从而越发依赖拯救者的帮助。

受害者则经常以懦弱和依赖的形象出现,其心理逻辑是“我不行,你行”。他们经常在接受对方帮助的同时,内心又充满委屈与抱怨,但因为他们认定自己是无能的,所以也只能忍受迫害者的挑剔指责,或者寻求拯救者的帮助。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他们内心的价值感又会进一步降低,从而被牢牢地控制而无法自拔。

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案例,男方最开始是以“拯救者”的姿态出现的,对女方的关怀无微不至,提供全方位帮助。女方一开始很享受这种状态,也慢慢习惯了对男友的依赖,但随着控制与依赖关系的进一步加深,男方开始表现出“迫害者”的特质,内心“我行,你不行”的逻辑贯穿在两个人相处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个时候女方有点受不了了,开始出现反抗,而男方往往会控制得更厉害。女方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了“受害者”,但是骨子里面其实已经缺乏自信,也习惯了依赖,加上反抗往往引来更强烈的控制,所以慢慢地她感觉反抗是没有用的,于是形成了心理学上“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指的是因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对现实失望,从而出现任人摆布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总是在一件事上失败,认为凭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结果时,他就会放弃在这件事上再做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障碍,然后又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了继续努力的勇气和信心,结果就变成了破罐子破摔。比如,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个长期遭受家暴的来访者,比起奋起反抗暴虐行为,往往更容易选择消极被动地接受,因为他们认定了即使反抗也无法改变现状。



摆脱习得性无助,走出受害者监牢


那么,对于被控制的一方,如何才能有效摆脱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走出受害者的监牢呢?

根据我的咨询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自己内心的力量感,从而打破控制与依赖的关系模式。

1.认识“控制—依赖型”关系的本质,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

从卡普曼的戏剧三角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受害者也好,迫害者或者拯救者也罢,大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投射”与“认同”的游戏。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而困在卡普曼三角关系中的人,他们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通常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来自他们的原生家庭,父母缺乏“边界”意识,没有给孩子独立自主和确立自己“清晰边界”的机会。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控制型的丈夫,他就是成长于控制型的家庭,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控制也很多,他内心习惯的模式也是一个控制型的家长与服从型的孩子。而当他遇到依赖性比较强的女方后,很容易扮演那个强势的内在父母的角色,而把那个依赖和渴望照顾的小孩角色“投射”到对方身上,去保护和控制对方。刚开始,女方也是认同这种角色分配的,所以双方配合得非常好,女方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关注与爱。但是随着控制的加剧,女方开始反抗,这个时候各种争吵就开始出现。

而打破这种循环的关键就是从确立自己的边界开始。首先要区分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可以说了算,并且要勇敢承担后果。然后区分哪些事情是“别人的事情”,不管你多么关心、多么想帮忙,但事情只能由别人来决定,即使不认同也只能接受。一个最典型的相处原则就是“no ask,no help”(在别人主动请求帮助的时候再提供帮助)。

比如,在对这对夫妻进行辅导时,我就让女方明确哪些是自己要独立决策的问题,列出清单,同时也告诉她老公这些事情由她自己承担决策后果,并且把这份清单列到家规里面,明确干涉对方边界的后果。对男方呢,让他至少在一个月内克制主动帮助和干涉对方的冲动,然后记录有哪些问题他看到了,但是没有干涉,后果如何,每周我会引导双方复盘和讨论。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双方开始对尊重边界有了概念,也开始有了更多平等的沟通与讨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懂得运用简明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平和、理性的沟通了。

2.从小事做起,在每一次捍卫边界的过程中获得力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反抗关系中的控制也不是一次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