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书奇谭——韦陀诸经的成因和流传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无法想象,这些伟大的作品出自3000—4000年前的亚欧草原,是一个还处在文明门槛的原始游牧部落,在连绵征战的岁月里写成的。让我们从韦陀文本本身来寻找韦陀诸经的成因和流传吧。

从《韦陀经》一以贯之的神秘主义倾向来看,可以肯定《韦陀经》本身的说法,即《韦陀经》的作者是被称为利希(Rsi)或是牟尼(Muni)的一类神秘主义者,就像今天在印度仍然可以看到的,他们或是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穴里冥思苦想,或是在恒河岸边结茅苦修。相对于当今的科学家用逻辑假设和实验仪器获取经验知识,这些牟尼更擅长使用瑜伽内观的力量察知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据《薄伽梵往世书》第九篇第十四章第四十八节记载,在最遥远的黄金年代,出现了第一部《韦陀经》即《耶柔韦陀》,仅此一部就包括了所有的韦陀知识,它通过师徒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直到距今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之末、铁器时代之初(《韦陀经》称之为Kali Yuga,按《韦陀经》的计算方法,这个时代起始于公元前3102年,将持续43.2万年),韦陀诸经才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其撰著者是一位传奇式的隐修者毗耶娑(Vyasadeva,旧译毗耶娑天人),其活动时间就在这两个时代的交替期。以下是《薄伽梵往世书》的一段记载:

一日,维亚萨当日升之时、晨浴之后,于莎拉斯瓦提河岸边独坐冥思中,以超绝之灵视,见数千年劫难因无形之力量推动,将降临于地球。由于铁器时代(KaliYuga)之影响,一切物质将趋退化,一切众生寿命将衰减,记忆力亦将减退。如是,他便开始思考如何救渡众生。

维亚萨知道,依靠《韦陀经》的指引,人类的工作会得到净化。为了使这个程序更加简化,他于是把原初的一部《韦陀经》一分为四,以利流传。韦陀——知识之源——如此便被分为四支记载下来。而其后撰写的史诗及《往世书》部分被称为第五韦陀。

对此,《毗湿奴往世书》(Visnu Purana)第三卷第四章中有更详细的记载:

从前只有一部《耶柔韦陀》,但是在将它分而为四后,毗耶娑规范了祭司执掌的四种祭祀礼仪。这四类祭祀礼仪是:称为爱塔列雅(Aitareya)的祭司,其职责是唱诵圣诗(Richas);称为阿德筏留(Adhvaryu)的祭司,其职责是唱诵祷文(Yajus);称为霍特利(Hotri)的祭司,其职责是唱诵赞歌(Sama);称为婆罗门(Brahmana)的祭司,职责是念诵仪轨(Atharva)。其后,这位牟尼收集了称为梨叉(Richas)的圣诗,撰著了《梨俱韦陀》;收集了称为耶柔莎(Yajushas)的祷文,撰著了《耶柔韦陀》;收集了称为娑摩(Sama)的赞歌,撰著了《娑摩韦陀》;依据阿达婆(Atharva),撰著了《阿达婆韦陀》,为适合君王举行的祭礼制定了规则。

传说中韦陀诸经的编撰者毗耶娑


不但四部韦陀本经,按《薄伽梵往世书》所载,毗耶娑也是《摩诃婆罗多》《韦檀多经》以及《奥义书》《往世书》等最主要的韦陀文本的撰著者。

西方学者自然很难接受这个说法,故而臆测出不同作品的写作年代和作者,但是都缺乏可靠的依据。实际上,除了流传下来的韦陀诸经,5000年前的印度没有任何历史记录或历史文献可资参考,即便是韦陀的史诗作品,也都没有明确的编年体系。喜好玄思的印度远古哲人,似乎只对历史中体现的宇宙秩序(Rta)或天道感兴趣,对我们所谓的历史时间却毫不在意。幸运的是,韦陀史诗如《摩诃婆罗多》里留下了当时的星象记录,使数千年后的天文学家找回了失落的时间,从而让我们能够确认韦陀文本的年代。也许,这就是他们记录时间的方法——根据宇宙的节律,而不是人为的预设。

如前所论,现代天文学又一次印证了韦陀文本的可靠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韦陀经》作者本人对《韦陀经》撰著过程的叙述呢?难道5000年前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岩穴里的哲人,也与我们的现代学者一样,要争取独家版权吗?要知道,即便在今天,一个信奉“法”的印度教信徒也会因为撒谎而感到羞耻。面对谜一样的漫漫时间长河,让我们暂且抛开19世纪西方学者毫无根据、层出不穷的臆测,将韦陀文本本身作为我们进一步考察韦陀文明的假设和前提。

《薄伽梵往世书》第十一篇第四章记述了韦陀本经的传承情况:

《韦陀经》分而为四之后,派拉利希(Paila Rishi)成为传授《梨俱韦陀》的宗师;阇弥尼(Jaimini)成为传授《娑摩韦陀》的宗师;维萨玛帕耶拿(Vaisamapayana)则独承《耶柔韦陀》一脉;安吉罗牟尼(Angira Muni)被授以《阿达婆韦陀》;楼摩哈萨那(Romaharsana)被授以《往世书》。以上哲人将此诸经传授其众多弟子,如是世代相承。

直到今天,印度依然存在着众多的韦陀传系,以师徒授受、口口相传的方式接续韦陀诸经的奥义,只是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韦陀诸经可谓包罗万象。然则“韦陀”之意,与华夏之“道术”观念相近。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中解释“道术”一词云:

“道术”一词,照《庄子·天下篇》所赋予的意义,差不多与西洋有一部分哲学家所谓的“真理”一词范围相同。大概言之,道术是对道而言,道是万事万物的总原理,对于此总原理的知识,就是道术;道术是对于道的知识,故有时亦简称曰道,荀子对于此所谓真理,即只称之曰道,而不称之曰道术。道既然无所不在,所以道亦是无所不包。人所有的一切知识,以及各家的学说,都可以说是道术的一部分,可以说是从道术分出来的。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很多思想家认为完备纯全的“道术”确实存在于远古,之后却散于诸子百家。例如上面引文中讲到的《庄子·天下篇》里就说: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本数”“末度”即是礼法形名制度,“道术”从“天地”“神明”演绎出去,以至“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这样的体势规模,恐怕只有韦陀诸经可以比拟了。观韦陀诸经,“天启”的部分,以祠祀颂赞为主,配合论天人玄理的《奥义书》,涵盖了庄子所谓“配神明,醇天地”的内圣之道,其旨趣与华夏道术之《礼》(祭祀天地神明的部分)、《乐》、《易》相近;“圣传”的部分,除了“法经”,还有借故事史实阐扬礼法伦理的史乘和《往世书》,应该属于“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的外王部分,其旨趣与华夏道术之《诗》、《书》、《礼》(应用于日常生活、伦理的部分)、《春秋》相近。“韦陀支(Vedanga)”的主要部分,类似于华夏的音韵训诂,也即“小学”;其中的竖底沙(jyotish),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