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诺斯替:拒绝造物匠上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1945年,在上埃及贾巴拉-塔里夫(Jabal al-Tárif)附近的名为拿哈玛地村的周边地区,一位阿拉伯农民偶然发现了一个蜂窝状的山洞,其中有150多个洞穴。这些洞穴在4300年前的埃及第六王朝时期被用作埋葬死人的坟墓。

30年后,发现这个洞穴的农民穆罕默德告诉人们当时发生了什么:他和他的兄弟,刚刚报复了杀害他们父亲的仇敌,然后骑着骆驼去贾巴尔挖掘一种被称为“sabakh”的柔软的土壤,用这种土壤来给他们的庄稼施肥。在挖掘的过程中,他的鹰嘴锄击中了一个巨大的红色陶器罐子,这个罐子几乎有一米高。穆罕默德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打碎了这个罐子,发现了裹在羊皮里的13本莎草纸书。他将这些抄本带回家,放在炉灶的附近。

这些藏书后来被称为《拿哈玛地文库》,一共有50多篇,为13部古经典。这些古经典被认为是在基督教发展的早期,被“正统派”从基督教圣典中抹去的部分,如:《托马斯福音》《菲利普福音》和《真相福音》。这些文字以古埃及的古柯普特语言书写,因此也被称为“古柯普特语埃及人圣经”。经过研究发现,这些书籍是大约1500年前,由希腊语被翻译为柯普特语的,它们来自更为古老的典籍。这些更为古老的希腊语的典籍,曾经少量地被发现,但是都没有《拿哈玛地文库》完整。它的完成时间也有一些争论,根据历史年代推算,承载这些典籍的莎草纸和包裹它们的皮革普遍使用于公元3世纪;另一些不同意见认为,从行文来看,这部典籍的成书时间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20世纪70年代,这些经书被完整地翻译出来。根据翻译的结果,人们认为,这部分的文字所记载的,是有关基督神性的讨论。

《拿哈玛地文库》的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以往对诺斯替思想的研究主要依赖教父文献的状况,堪称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为我们全面了解诺斯替思想提供了客观、完整、权威的资料。

诺斯替运动在公元2世纪初获得声望,在那个世纪的后半期达到高峰。它到3世纪中期已开始衰退,虽然它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达一个或两个世纪之久,并且它的许多思想还残存于后来的神秘主义中,它的最后也是最伟大的表现却是在摩尼教里。它在中世纪欧洲得到复兴,并被认为同圣殿骑士团的衰败有关。在近代,共济会的许多象征手法被认为明显来源于诺斯替派。作为一种宗教运动,诺斯替致力于哲学和神学之间的和谐。它的基本概念以及对上帝的认知与《韦陀经》的智分(Jnanakanda)非常接近。但它的追随者将“对宗教的直接知识”不解释为“知识”或“理解”,而是解释为“启示”。它是深奥的神秘主义宗教,崇拜救世主或神,并像《奥义书》传统一样,将个体灵魂的拯救视为最终目标,并为死后的灵魂寻找安全和舒适的栖息地。此外,诺斯替传统也强调圣礼、仪式,注重入教和献祭的礼仪规定以及符号和惯用语句的特殊价值。它长期被认为是“基督教的严重希腊化”或是基督教内部的一种运动。但是,现在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诺斯替主义“真正是基督教起源之前的一场宗教运动,作为基督教的竞争对手从东方侵入西方”。[134]肯尼迪说它是“戴着希腊化面具的东方学”。[135]

透过诺斯替派留下的古老莎草纸书,我们又一次找到了韦陀灵知文化基因,一种与后世启示性宗教例如基督教、伊斯兰教所宣说的完全不同的宇宙—神—人关系,它触及到了灵知基因的核心部分。

首先,《拿哈玛地文库》将上帝分成了两个,即作为至高神圣者的上帝和作为造物匠的上帝。

在诺斯替主义的神话中,至高神圣者的超越性、独一性和不可知性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首先,至高神圣者是超人间的,它所寓居的领域完全处于物质宇宙之外,与人类所居住的世界有着不可测度的距离;其次,至高神圣者是独一的、非宇宙甚至反宇宙的,对这个世界及其所有附属而言,至高神圣者在本质上是“他者”(other)和“异在者”(alien)、“异在的生命”(alien Life);再次,由于其存在的超越性和他者性,由于它不能被自然揭示和显明,至高神圣者自然而然地未被认识、不可言说、超出人类的理解力从而不可认识。当然,由于启示或秘传的缘故,对至高神圣者有着许多肯定性的描述和比喻,比如,光、生命、灵、父、善,但关于至高神圣者的描述大体上都必须以否定的形式进行。

不过,至高神圣者并不孤独,因着其内在的多样性,其内部会发生流溢,这种流溢有时被以精细的辩证法来描述,但更多的时候是被以相当自然主义的神话方式(比如,性)来描述。结果,围绕着至高神圣者的是其永恒的、分等级的流溢物,它们实体化为半位格性的永恒存在物,即“移涌”。这些有着高度抽象名字(主要是精神特性的)的移涌与至高神圣者一起组成了神圣领域的等级体系:普累若麻(即充满或圆满,plentitude或fullness)。

这个层次的具有超越性的上帝概念,对应于韦陀灵知体系中的最高真理范畴——薄伽梵及其分身。

对于薄伽梵或至尊人格主神克里希那的超越性、独一性和不可知性,古老的韦陀典籍不厌其烦地作了种种描述和赞美。没有任何物质品性的至尊人格神及其远离物质世界的灵性世界都属于不可思议(Acintya)的范畴。

《薄伽梵往世书》第二篇所记载的宇宙造物匠梵天的祷文,是一段非常典型的对至尊人格神的超越性、独一性和不可知性的描述:

作为造物匠的上帝


我亲爱的主啊!至尊人格主神啊!超灵啊!所有神通力量的主人啊!你以瑜伽摩耶(Yogamaya)的能力展示你的分身,却没有人能够明白你的扩展,也没有办法加以解释。这些分身遍布三个世界。

科学家、学识渊博的人估计一个星球的原子构造也办不到。就算他们可以数出大气间雪粒的分子,数出太空里星星的数目,也无法估计你怎样降临这个地球,怎样降生这个宇宙;还有,你无数的超然能量和品质,也超乎他们的估量。

至尊人格主神与存在的一切都全然不同,没有人能估计至尊人格主神的能力及存在。

我的主,你是无限的,没有人估量过你能力的幅度,我以为就是你也不知道自己潜在能力的范围。无限的星宿就如原子一样漂浮在太空间;探究、找寻你的吠檀多学者,却发现每一件事物都有别于你,所以,最后便只好断定你就是一切。

至尊人格主神超越于一切人与诸神之上,乃是绝对的“他者”。

克里希那是一切半神的主人,包括梵天、湿婆和在宇宙里的毗湿奴。因此,没有人和他相等,没有人比他伟大。他圆满具足,拥有六项富裕。所有负责管理每个宇宙的半神人都虔敬地顶礼膜拜他。真的,他们头上的盔冠,因为印上了至尊主的莲花足印,变得美丽非凡!

作为最根本的特征,与诺斯替的至高神圣者一样,至尊人格主神克里希那并不直接参与宇宙的创造或毁灭,而是在无限的灵性世界以其爱的能量展示超然的逍遥。

超越性的爱和美,构成了“光”“生命”和“灵”,乃是至高神圣者以及至尊人格神薄伽梵的终极特征。在这种超越尘世的审美观照中,神不再是宇宙的主宰或诸灵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