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诺斯替:拒绝造物匠上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正统”,《灵知派经书》中的一些书卷又明显是从《旧约》出发的,以至于人们推测,基督教灵知派原本是犹太教中的一个“异端”小派。如果灵知派成为“主流”教派,这些《灵知派经书》就可能成为犹太—基督教的正典,其中不少篇章构思之精巧、识见之高超、希腊文之典雅,都不亚于《新约》书卷,就神学教义之系统性和理论性而言,更不亚于教父们的护教论著。事实上,灵知派的经书同样是一种护教文。[136]

由犹太知识精英所保存的诺斯替,与韦陀灵知体系遥遥呼应,很可能属于犹太灵知的“秘教”部分;与强调律法及仪式的旧教一样,由保罗所发扬的“正统”基督教,面对世俗大众,更强调恩赐和信仰,而非个人的灵知境界和内心证悟,在基督教里继承了犹太灵知的“显教”传统。作为“隐士派”领袖的耶稣力图向世俗大众传播“秘教”,贯通犹太显秘二教,结果招致大众和“显教”人物的猜忌和嫉恨。耶稣自愿走上十字架,正是要向大众和“显教”人物传达他的拯救意愿。在耶稣那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旧约》式复仇,变成了《新约》的“要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人祷告”,其原因就在于《旧约》和《新约》所启示的是两个不同的上帝和不同的人(灵与肉)。不过,在耶稣死后,犹太显秘二教在基督教里分歧更加严重,最后导致双方的仇视和诺斯替的毁灭。

从耶稣的启示来看,耶稣并不是要毁灭“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但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律法,叫我们服侍主,要按照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也就是说,他要打破犹太显秘二教的鸿沟,让两个不同的上帝和两个不同的人(灵与肉)互相成全。这种理念在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中被保留下来,成为基督教的核心思想。而三位一体说,我们将会看到,与韦陀灵知体系密切相关。

诺斯替派的多重天和灵魂学说基本上是韦陀学说,并且它认为人由灵、魂、体三部分组成,按这三种成分的比例多少,可以把人分成三类:属灵的人、属魂的人、属肉的人,同一个人或多或少同时拥有这三种属性,此“三种品格”说亦与数论体系的“三德”说相当吻合。拉达克里希南进一步强调了印度对诺斯替主义的影响。他发现诺斯替主义和《奥义书》之间有大量的相似之处。他同意鲍塞特的说法:诺斯替的基本信条在基督教之前便得到了充分发展。诺斯替主义不是基督教之子,而是其哲学的母体。在1世纪期间,诺斯替派给基督教提供了它正在寻找的哲学。拉达克里希南认为:

诺斯替主义根本不仅仅只是试图抛弃《旧约》和将《福音书》希腊化,它所做的不是要将希腊哲学的真正精神而是要将东方宗教的概念引入基督教,到公元1世纪为止,后者已在罗马帝国的四面八方占据了席位。[137]

在诺斯替教派的福音里,我们可以看到诸多《薄伽梵歌》的奥义,甚至其表现形式亦惊人地相似。比如,《腓力福音》中说:

当邪恶的根隐藏的时候,它是强大的。但是一旦为人所认识,它就消解了;一旦为人所揭露,它就灭亡了。这就是经上这样说的原因了:“斧头已经放在树根上了。”它不只是要砍——因为砍了之后还会发芽——这斧头要渗透得很深,直到把根挖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不认识它的话,它就会在我们身上扎根,在我们的心里面结果。它就会主宰我们,我们会成为它的奴隶。[138]

相对应的,是《薄伽梵歌》第十五章开头四句偈颂:

1.薄伽梵克利须那说:据说,有一棵菩提树,根向上,枝向下,叶就是韦陀颂歌。知此树者明韦陀。2.这棵树的枝干上下展布,受到阴阳气性之滋养。其细枝为感官对象。这棵树也有向下延伸的根,与有情世界的业行相纠结。3.此树之真形,世人无法察知。无人得知,此树终于何处、始于何处、根基又在何处。但是,人须下定决心,以不执为斧,砍倒此根深蒂固之幻树。4.然后,必须找到那个至则无返的地方,在那里归命至上人格神——万物之所资始,无始以来,万物之所资生。[139]

这棵弥漫世界的菩提幻树,其根正在陷于贪执的人心——邪恶的寄生地。又比如,诺斯替经典《秀华努的教导》中,论述了神的存在:

神无在而无不在。就他的能量而言,他当然是无所不在的;但就他的神性而言,他的确不在任何地方。因此我们可以稍稍地认识神。就他的能量而言,他充满充斥万方;就他的高妙的神性而言,没有任何事物能容得下他。万物都在神里面,但神却不在万物里面。

这简直就是“有能者与能不二”的韦檀多神学了,《薄伽梵歌》第七章如是表达:

帕尔特呀!我是水之甘味、日月之光、韦陀曼陀罗中最神圣的音节——唵(om)。我是以太中的声音和人的能力。9.我是土地的原始芬芳;我是火中之热;我是一切有情的生命;我是一切苦修者的赎罪苦行。10.帕尔特呀!你要知道,我是一切存在的原始种子,是智者的智慧,强者的勇武。11.我是强者的力量,却无情无欲。婆罗多之华胄!我也是一切有情心中的情欲,但不与正法相违。12.须知,一切存有之状态,无论为中和、强阳还是浊阴,无不根源于我。但是,我不在它们之内,相反,它们在我之中。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