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羽蛇和太阳鸟的世界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腾的神蛇。作为至尊人格神克里希那的创造能力、灵性力量的展示,以及宇宙的第一位导师,多头巨蛇阿南塔·蛇沙可能就是龙、羽蛇的原型。在阿兹特克神话里,羽蛇既是天地间神圣力量的象征,也化身为人类伟大的教导者和神秘的通灵者。羽蛇神的原文由两个词组合而成。一个是鸟名,表示上天和精神活力;另一个词的本义是蛇,表示大地和物质力量,因此羽蛇是天与地、灵性与物质能量相融合的象征。玛雅的祭司都被认为是羽蛇神的门徒,在传说中,羽蛇神奎扎科特尔“通晓所有魔法仙术的奥秘”,并且“授人以科学,教人如何度量时间、如何观测星体运行”。在埃及、中国的神话里,龙或眼镜蛇是宇宙权能的象征。但是没有哪一个神话体系像韦陀灵知神话体系那样对阿南塔·蛇沙及其背后所蕴藏的灵知义理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寇特利裘女神(左)与卡利女神(右)


除了“帕伦克石雕”,其他很多美洲灵知艺术品也表现出与韦陀灵知神话体系的深刻渊源。例如寇特利裘(Coatlicue)女神雕像。寇特利裘女神是阿兹特克众神及人类之母,据说必须用人的血和肉供养。女神雕像的头部表情狰狞,她所佩戴的项链上悬挂着头骨,并有一串心脏和人头。她的头顶伸出数对手掌,应该是多臂形象的美洲式造型。手掌之上托着由两条头尾相连的蛇构成的一个畸形脸孔的幻象。女神的脚作猛兽足形。



玛雅科潘遗址的雨神像(左);玛雅古抄本里的御龙雨神(右)


这样的造型与韦陀灵知神话里佩戴头骨项链、多臂嗜血、以狮虎为坐骑的卡利女神十分相似。寇特利裘头顶的双蛇幻象,似乎象征了卡利女神真正的身份——摩耶之神。人类注定将受到她所创造的假象的迷惑,最终被时间之蛇所吞噬。

玛雅科潘遗址的雨神像,如帝王般威严的雨神手上握着具有降雨神通的法器,令我们想起了韦陀灵知神话里的诸神之王因陀罗的金刚杵——它发出的闪电召来了云雨。事实上,雨神查克或查克莫尔(Chacmool)这个词就来源于梵文Sakra或Sakramula,原意是因陀罗或雨神之祖。在玛雅人留下的古抄本《玛雅马德里法典》(Maya Codex Tro-Cortesianus)里,雨神被画成乘龙御风的形象,手捧一口罐子向人间倾泻雨水。这使我们又联想到了中国的雨神——应龙。印度教的三位一体大神——毗湿奴、梵天、湿婆,类似于印第安神话里霍—维奇洛波奇特利—特拉洛克的三大神组合。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中发现的象头神


保罗·科尔霍弗在讨论韦陀宗教向墨西哥的传播时,认为它不单是多种影响从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的转移,而是中国、印度、爪哇和墨西哥实际上具有共同的神话—历法体系。科尔霍弗认为,28位神祇按历法分类,以及将动物分为12组——四个集团,每个集团有一组代表创造、毁灭、再生的神祇和动物,这种将神祇、动物与历法相配伍的体系存在于印度和爪哇两地,其标志、作用和意义皆惊人地相似。这个体系一定是从旧大陆带到新大陆的。

此外,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古怪头像——一个有着长长的卷鼻子的神——可能就是韦陀神话里的象头神甘内什。不但如此,大量的玛雅雕刻和建筑图形里都使用了富有宗教色彩的象纹图案。虽然众所周知,美洲并不出产大象,因此玛雅人使用象纹图案的历史无法在本地传统中追溯,而大象在印度是正法的著名象征。并且这些象的鼻根处呈锯齿形,加上手持驯象钩、戴头巾的驯象人,都显示出印度象的特征。莲花图案在玛雅、奇琴伊察被大量使用,尤其莲花根茎的表现手法,与印度艺术极为近似。一种在印度被称为马卡拉(Makara)的海怪——身体像鱼,长着大象的鼻子,口中吐出莲花根茎,也出现在奇琴伊察。

来自印度的马卡那(左)和来自奇琴伊察的马格那(右)


从南亚穿越太平洋到达美洲的航线虽然漫长,但完全可能。即使现在,大独木舟或者长筏从波利尼西亚越洋到美洲也根本没有困难。并且,太平洋在史前时代分成一些相对较小的区域,岛屿众多,适合航行。在这些区域之内,200英里左右的离岸航行是可行的。印度人在古代有卓越的造船技能,即使是一向关注造船学的英国人,也发现印度早期的海船值得模仿。印度船只集优美与实用于一体,是精美工艺的典范。甚至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就已经有了大型的远洋航船,远洋贸易是印度河文明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