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前中国的瑜伽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修习呼吸术是瑜伽术的关键。“行气”相当于瑜伽体系里的“调息”(pranayama)。Prana是“气”,它意味着能量——从周围万物中吸纳必不可少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最初是通过呼吸获得的。Yama意思是“行”,pranayama即调节控制气的运行。在钵颠阇利的瑜伽体系里,呼吸被认为可以影响到心意和精神能量的运行,实际上,所有的身体能量,所有的感觉官能,还有心智都被认为是Prana力量的表达。

这似乎可以使我们对玉铭文里的“顺则生,逆则死”有更深刻的理解。

儒道两家都有对气的认识,例如《庄子·知北游》篇:“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韩诗外传·八》:“然身何贵也?莫贵于气。人得气则生,失气则死。”尤其《韩诗外传》的说法,与韦陀《奥义书》的观点相通:

婆拉伽瓦靠近导师问道:

“尊敬的先生,身体中一共汇集了多少能量?哪一种最明显?哪一种最伟大?”

“这些能量,”圣人回答道,“有以太、气、火、水、土——这五种元素构成了身体;此外,还有语言、心智、眼睛、耳朵和其他感官。正当这些能量沾沾自喜道‘我们构成并支撑起了身体’时,气息,这一至高的最初的能量对它们说:‘别再欺骗自己了。是我将自己分成五部分,这才构成并支撑起了身体。’可它们并不相信。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气息做出要离开身体的样子。当它上升到即将离去的时候,其他的元素意识到如果它走的话它们也会散去;所以当气息再次回到座位上时,其他元素也都各就其位。就像蜜蜂都跟随蜂后进进出出,语言、心智、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也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各种能量认识到了错误,它们这样赞美气息:‘作为火,他炽热燃烧;作为太阳,他照耀大地;作为云朵,他降下雨露;作为因陀罗,他统领诸神;作为风,他吹拂万物;作为月亮,他滋养一切。他是可见又是不可见的。他是不朽的生命。’”

最后一段赞美诗,将气视为宇宙展示的生命之所在,与《抱朴子·至理》的“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的意思是一样的。《大戴礼记·易本命》篇谓,“食气者神明而寿”,俨然将气作为一种食物,并带来心灵之光明,无疑也来自“行气”的体验。

关于瑜伽的修炼术,我们可以参考2000年前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瑜伽行派的代表人物钵颠阇利所著的《瑜伽经》,书中指出:“可以通过调节呼吸使心意安稳”,即由气可以作用于心。

瑜伽体系的呼吸术相当精深复杂,《瑜伽经》列出4种调息,先是吸气、呼气、在某段时间内中止呼吸,这些全靠意志力的控制,是一种有意的训练。第四种调息是无心的、自然的。当一个人通过练习完全控制了气息,或者他不是通过调息,而是通过敬爱上帝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时,一旦他进入深度的专注状态,就能在任何时候自愿地停止呼吸。这种自然的呼吸停顿可以持续好几秒,或好几分钟,他甚至觉察不到。在三昧境界中,呼吸可以完全停止几个小时。《行气铭》上所说的呼吸技术,应该就是前3种调息方法。第四种更高级的调息方法则与道家的“胎息”颇为接近,即不用口鼻呼吸,全靠丹田中的内息在体内氤氲流动,好像胎儿在母体中不用口鼻呼吸一样。《抱朴子·释滞》谈及修炼胎息之法:

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按葛洪的说法,练到这个地步,“则成仙矣”。

瑜伽的修行分为8步,“瑜伽八支是:持戒、精进、坐法、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昧”(《瑜伽经》)。调息之前是坐法,即练习各种模仿动植物或自然现象的坐姿或动作,例如有“猫式”“狗式”“莲花式”等姿势。在道家的养生术里也有,称为“导引”。如《庄子·刻意》篇“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淮南子》里还有“枭视虎顾”之类的名目。从瑜伽八支来看,其实“导引”是“行气”的前一个阶段,而“行气”到极高的阶段,便进入心性的修持,即由摄心、凝神、入定,以至三昧的境界。“养形之人”固执于对身体的修炼而未进入凝摄心神的阶段,所以受到庄子的批评。庄子推崇的是由“踵息”(深长至于脚踵的呼吸),“缘督以为经”(疏通督脉让气运行)达到“心斋”“坐忘”的“真人”境界,即由调息而至于入定、三昧。“当所有的精神涣散消除,心注一处之时,便进入了三昧境界”(《瑜伽经》),这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营者,魂也)的宗旨是一致的。

闻一多先生认为道家、道教的前身就是巫教,而《庄子》又与古巫教最为接近。

我常疑心这哲学或玄学的道家思想必有一个前身,而这个前身很可能是某种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更具体地讲,一种巫教。这种宗教,在基本性质上恐怕与后来的道教无大差别,虽则在形式上与组织上尽可截然不同。这个不知名的古代宗教,我们可暂称为古道教。我以为与其说新道教是堕落了的道家,不如说它是古道教的复活。不,古道教也许从来就没有死过,新道教只是古道教正常的、自然的组织而已。[203]

人体七大脉轮,昆达里尼依次提升


闻先生不愧是天才的诗人和学者,用诗人的敏感和直觉认识到巫道同源的本质。

在最高的修炼境界里,“行气”所唤起的精神能量可以使人与神相遇。依据瑜伽的生理学,脊骨的底部储藏着大量精神能量。这个能量源被称为昆达里尼,它是“盘绕在那里的”,因此,它有时也被称作“蛇能”。当昆达里尼被“行气”唤醒的时候,据说它沿着脊骨通过六个意识中枢,最终抵达第七个中枢,即大脑中枢。每当它上升一个中枢时,就会给人不同程度的启迪。现代瑜伽大师罗摩克里希那(Ramakrishna)清楚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经典中提到了七个意识中枢,心智可能停留在其中一处。当它依附于世俗时,就停留在较低的三个中枢——肚脐、生殖器官、排泄器官。此时的心智没有更高的灵性追求或视野,它陷于性欲和贪婪的渴求中。

第四个中枢位于心脏。当心智开始在那里居住时,人第一次体验到了灵性觉醒。这时的他看到四周光芒环绕。见到这神圣之光,他惊讶不已,说道:“啊!多么有福!”他的心智再也不想回到更低的中枢中去了。

第五个中枢位于喉咙。到达这一中枢的心智摆脱了无明和错觉。除了上帝,他不再乐于听闻或谈论任何事。

第六个中枢位于前额。当心智抵达这一中枢时,就能不分昼夜地直接见到上帝。即便如此,修习者的心中依然留有自我的痕迹……正如灯中的火光,看似能触及光明但其实不能,因为隔着玻璃。

第七个中枢位于头顶。当心智抵达这里时就进入了三昧。人认识了梵,与梵相联。[204]

调息行气的目的就是唤起昆达里尼,从而摆脱躯体欲念达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