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星堆青铜神坛:大地之巅的神山景观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个著名的传说却显示角端是一种保护神,为印度以及西域所崇信。事实上,这种奇异的动物作为护门神兽,至今还流传在印度以及尼泊尔等毗邻印度的国家和地区。那里每个寺庙和达官贵人的豪宅门口都会立有这样的一对神兽来镇宅第。据说它的功用可以驱鬼破邪,能守护主人的健康、运程以及所有的家业,使家道日渐昌隆,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来源于印度的护门神兽,独角、牛尾、状如麒麟,身上居然也长着一对肉翅,与三星堆神坛底部的独角兽造型惊人地相似。而且,三星堆独角兽成对出现的表现方式也符合护门神兽的使用方法。至此,三星堆神坛底部独角兽的意义已经很明显了,它是一座“帝城”的守护神,类似于《山海经》里看守昆仑之门的开明兽。

独角兽之上是四个腰围短裙、跣足、袒裸的力士,戴冠面向四方而立,神情肃穆。其装束绝不类华夏,而与天竺极其相似。四人皆双手握物,显得极为恭谨。左右两人双手持绳状物,前后两人双手持钩状物。四人头上顶着构成神坛第三层的四座山峰,应为黄帝之佐后土。《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巳。”四力士力能托地,自然是土地的御神,执绳而治四方,手中的钩子似乎是配合绳使用的神器,将其判定为后土的造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四力士之上,第三层的造型呈圆形莲花状,四片犹如莲花瓣状的山峰分别立于四方。左右两边皆有浮雕人面。

此器第四层即最高一层的构型为四方坛形,每面有五个小铜人跪立,双手持规。四方坛的顶部中央位置突嵌四张完全一样的神面,带羽饰,顶有双角。四方坛的四角各立一鸟,展翅作飞翔状。

四方坛顶部顶有双角的神面,即是黄帝的“四面”,确有见地。《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河图稽命徵》《汉书人表考》都说黄帝“龙颜有圣德”“河目龙颜”,由此看来,神面头上的双角无疑是“龙颜”的艺术表现。四方坛为四座山峰所拱卫,处于中央的最高位置,与“黄帝之宫”在昆仑的位置符合。

神坛四面的五个小铜人,似乎与殷墟卜辞的“帝五臣”对应。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分析甲骨文中商人向“帝五臣”求雨的文字后说:“五行之观念在殷代颇有产生之可能,未必即全为战国以后之物也。”丁山说:“近代学者颇有以五行之学出于晚周诸子创说而疑其亦皆晚周人伪托者,兹以甲骨文四方神名证之,则大有商讨的必要了……顾名思义为东木,南火,西水,北金,隐然以木火水金四正配合了东南西北四方,加上社稷的主神后土,便成了五行之官。”[278]《史记·历书》则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然则五臣即是五行之官,为黄帝所立。四方神坛四面的五个跪立铜人,应该就是中央黄帝治下的五行、五方之官。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及其考据,这座四方神坛,无疑象征昆仑之巅、天地之中的“黄帝之宫”,其原型即是苏迷卢山顶正中央用纯金打造的梵天之城。四方神坛四角的青铜立鸟,似乎暗示苏迷卢四峰的四株圣树。托着四方神坛的莲花状山峰,应该就是苏迷卢四峰,环绕簇拥着中间的苏迷卢山以及山巅的梵天金城。四峰莲花状的造型似乎暗含了梵天以莲花为座的意象。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