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人学说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通过与《薄伽梵歌》比较会通,华夏古传之天人学说乃得彰显。就人之一极来看,“天生百物,人为贵”(郭店楚简),个体生命要高于物质自然,因为其本性属于高等能量,即分有了属天的本性,表现为具有与无上者相似的知觉。“生之谓性”,“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与天、地同其德,皆分有“生”之特性。“大易生生”,这个“生生”,就是梵(本意为能生者),无上者、物质自然、个体生命,皆属于梵,但无上者为至上梵(Para Brahman),为个体生命和物质自然之根基。个体生命若能觉悟、保持、发皇此属天的本性或高等的知觉性,便能上与天道相通。《易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诚,道义之门”,即此意也。故性与命相关,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有云:“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又《语丛》曰:“有天有命,有物有名。”在天与命之间,命自天降,命是天之所命,天或帝具有发命或施命的特权。在天与物之间,世间万物皆来自于天,万物无不禀受天命而生,且生成之后无不听从天命;在天与人之间,则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生之谓性”,性本生义,此生乃禀有天命,是属于天赋、不自人为的东西。故发命是天的本性,听命是人、物的特性,授命与禀命把天、地、人联贯、沟通起来。

问题是人之性虽然禀受天命,具有高等的知觉,但由于其个体偶在性,却受到“物”或低等能量、物质自然的影响,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云:“喜怒悲哀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个体生命之偶在性源于天赋本性之迷失,而其所以遗忘“天命”,在于受到被外物包括其“身”所牵引的“心”的误导。《性自命出》篇云:“凡人虽有性,心无奠(即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个体生命的知觉遂受到物质环境的覆盖迷惑,忘记了与无上者的永恒关系,以及不可改变的属天本性,由此心中产生无明妄念,一味以己意操纵、占有、享受外物,私欲永无止境,烦恼执着不能自拔,《乐记》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所以要使人恢复其本性天命,必须从修身克己、正心诚意开始,这便是《大学》《中庸》的学问。《中庸》开篇就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遗,修道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之未发”乃有本性之呈露,也就是个体生命与天同具的超越二元对立之高等知觉性,故“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发而皆中节”即是率性,即是天之所命,即是道,也就是服从天命,听命于、服务于无上者,故“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个体生命觉悟到无上者才是终极的创造者、主宰者、享受者,于是放弃私欲,不复一味以己意操纵、占有、享受外物,而是“知止”“止于至善”,将身、心、外物用来服务无上者,如此便是修身,便是达道,便是致中和,天、地、人和谐共融,“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故大学之道首重格物,即如何对待外物。“物格而后知至”,不复以己意操纵、占有、享受外物,而是将身、心、外物用来行天下之达道,物来而应之以正,《礼记》谓之“化物而不化于物”。如此便能逐渐觉悟本性,了知天命,在此“知”的基础上,接下来才有一番正心诚意修身的“行”的功夫。其要在达到“诚”,即涤除私欲杂念、纯一精诚、光明虔敬之心。《中庸》曰: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纯一精诚,光明虔敬,即“尽人之性”,将人之所禀于天者归于天;克己复礼,格物敬天,是“尽物之性”,将物之所禀于天者归于天。是以如此“天下至诚”,为达成天、地、人和谐共融之枢纽,所谓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者是也。“诚”不仅是对自我本性的提纯,也包括对外在世界的正确认知和态度。若“不诚”,则不但不能成就自己,抑且不能应对格物使合于天地之道。故《中庸》曰: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外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力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人心中培养发皇如此“至诚”,自能以人心安宅天心,动静不违达道,以纯粹、不间断的仁义之心参赞天地之化育,此即《易·系辞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成性存存”,既是通向“至诚”之道,也是《中庸》之最高境界: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恽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博厚者,仁也,爱也,虔敬奉献也,为坤德;高明者,义也,智也,圆融无碍也,为乾道。悠久无疆者,不朽永存也。所谓“至诚”,乃是在圆满智慧指导下的虔敬奉献之心,因其本于人性,合于天地之道,故纯粹超越,永不止息,遍透无碍。《薄伽梵歌》从无上者的角度赞美了“天下至诚”的内涵和表现:

这些人中,知识完全又常作纯粹奉献服务的最为优秀。他对我笃爱至深,我对他也是钟爱备至。

毫无疑问,这些奉献者全都是高尚的灵魂,但更有处于认识我的知识之中的,我把他看作就是像我自己,他投入对我的超然服务中,必能到达我最高最完美的目标。

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生生死死之后,真正处于知识之中的人会皈依我,认识到我是万原之原,是一切存在之始原。这样伟大的灵魂是不多见的。

《薄伽梵歌》的两位主角:克里希那和阿周那


我亲爱的阿周那,谁为我作纯粹的奉献服务,远离功利性活动和心智臆测的污染,谁为我工作,以我为生命的最高目标,与众生为友,谁必能来到我跟前。

崇拜我,将一切活动奉献于我,绝无旁骛,侍奉我,观想我,心意专注于我,菩瑞塔之子啊,对于这样的人,我是拯救他们脱离生死苦海的救主。

只要将你的心意专注于我——至尊人格主神——将你的全部智慧奉献给我,这样,毫无疑问,你必常驻于我。

不怀嫉妒,做众生的良友,不以拥有者自居,远离假我,苦乐如一,宽厚容忍,永远满足,善于自律,坚定地从事奉献服务,心意和智慧都专注于我这样的奉献者,我很珍爱。

不置人于困境,不为人所困扰,在苦乐、恐惧和焦虑中均保持平静,这样的人我很钟爱。

不受活动的常轨影响,纯粹,干练,无忧虑,远离一切痛苦,不为某些成果而苦苦奋斗,这样的奉献者我很钟爱。

不欣喜,不悲哀,不痛惜,不欲求,吉凶之事,均予放弃,这样的奉献者,我分外钟爱。

对敌友皆一视同仁,对荣辱、冷热、苦乐、毁誉皆超然不惊,保持平衡,远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