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帝真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半身展翅而立;伏羲女娲之下是西王母,头戴玉胜,盘腿坐于昆仑山三峰之上,两边有玉女捣药,一条苍龙在她们下面穿山而过。这位抱阴阳(伏羲为阳精,女娲为阴精)、开天地(规圆象天,矩方象地)的至高神明无疑就是太一,三角形头冠和头顶两侧的神鹰表明了他作为北极主神的身位。西王母头上形似牛角的玉胜,以及她的瑜伽式坐姿、作为阴阳能量之象征的坐具(龙,有时是虎或龙虎合体),都显示出她与印度河“原始湿婆”及其明妃的渊源关系(在汉画像艺术里,有时西王母也被描绘为众兽所围绕的兽主形象)。同在世界之中的昆仑山(苏迷卢山)和北极星,从大地到高天,从王母到极帝,构成了一条升天永生之路,这也是玉女捣药要传递的信息。拿这幅汉代石雕画像跟印度河“神女朝帝”印章相比较,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微妙而惊人的契合。并且,太一或北极主神之神格分化或说一体三位也在此得到了形象化的呈现。

楚辞《天问》篇有一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天对》云:“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复引《穀梁传》云:“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逸以为天地人,非也。”所谓“独天”即太一,为宇宙之大本大源。沂南汉画像石上半幅画所表现的应该就是“阴阳三合”的鸿蒙化生景象。

郭静云先生认为,据殷商甲骨文来看,在商文明的信仰中,天上众多龙形和鸟形的神兽都属于群体性的崇拜对象,负责天与地、中与方之间的交往和化生,与此同时,天上还有一位非兽形的最高崇拜对象:上帝。在殷商信仰中,对几乎所有崇拜对象,包括自然众神和祖先都是群体的众神、众祖的信仰,只有上帝才是天上独一无二的崇拜对象,是主宰天地的崇高天主。甲骨金文的记载向我们揭示了“天中”信仰与“上帝”崇拜,在殷商文化中是彼此结合的。商周的“帝”从不可企及的独特高位来管理一切上与下、中央与四方间的万有万象。上帝居于崇高天中,向四方派遣四凤、降雨露、号令一切天象。在商周时期,帝是独一无二的崇高本体,具有绝对独一的身份。当时尚未有“五方”“五帝”的概念,只有居于天地之中的“帝”,完整地掌握天地间的一切,无所不及,无所不包,故可谓天地之主、天地之始、宇宙之中。实际上,上帝至高无上的居所就是北极帝星。帝星是天上中宫唯一的一颗明星,这颗星虽然从来没有准确出现在北极的位置,但在夏商时它在天上的位置离北极最近,在历史舞台上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活动的族群,都有对帝星的观察,把它在广大空间中用作指路的明星,并当作将星。中国传世文献亦说明:在古人的信仰中,“太一”与“帝”实为异名同义,二者皆指天中北辰之无上天主。[357]从种种迹象来判断,殷商的“帝”跟《梨俱韦陀》的北极主神筏楼那很可能是同一个至高主宰。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