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完全没有个性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人格测试的可疑运用)


我三岁时,妹妹凯蒂出生,那时我自己的小脑瓜也还嫩得很。我俩同父同母,在同一个地方共同成长。那是20世纪90年代,在威尔士一个山谷里的偏僻小村庄。总的来说,我俩的生长环境以及DNA都十分相似。

说到这里,你大概觉得我和我妹的性格也会非常相似。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妹妹,说得委婉些,是一个异常亢奋的难缠角色;而我呢,从小就乖得不得了,以至于别人要戳我一下才能确定我是不是醒着。现在我俩都已长大成人,但还是截然不同。我成了一名神经科学家,她则是专门做纸杯蛋糕的烘焙师。听起来好像我在秀优越感,其实真的没有。随便问谁好了,你更愿意聊一聊关于大脑的科学研究还是纸杯蛋糕?看出哪个更受欢迎了吧。

我说这段逸事是想告诉大家,即使两个在出身、环境和遗传上都十分相似的人,仍可能有迥然相异的个性。更何况从总人口中找出的两个完全陌生的人,谁有把握来预测和衡量他们的个性?

以指纹为例。指纹从本质上说就是我们手指、脚趾末端的皮肤纹路。说起来简单,可几乎全世界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指纹。如果说小小几片皮肤的表面纹路就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变化,令人拥有可以区别于他人的特征,那么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脑,依靠其数不胜数的细微神经连接和复杂特性所产生的结果会创造出多少可能的变化呢?试图利用简单的笔试来确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那纯粹是徒劳,无异于想用一把塑料铲雕刻出总统山。

然而,目前的理论均主张,人格中存在可预测、可识别的成分,即可以通过分析鉴定出来的“特质”。就像无数指纹都可以归于三种基本图案(弓型、箕型和斗型),多样化的人类DNA也只是由四种核苷酸(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的不同排列产生,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格也可以看作是某些全人类共有的特质进行了特殊的组合和表达。就像吉拉德(J. P. Gillard)在1959年所说的: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各种特质的独有模式。注意他的用词“他的”。那是在50年代,显然女性要到70年代中期才被允许具有人格呢。

不过,那些特质又是什么呢?它们如何组合成一个人的人格呢?目前最主流的当数“大五”人格特质,主张人格由五方面特质组成,类似于不同的颜色可以由红、蓝、黄三色组合而成。这些人格特质往往在不同的情境中保持一致,因而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落在大五人格特质各维度的两极之间:

开放性(Openness)反映了你对新体验的开放程度。假如受邀参观一个腐烂猪肉雕刻展,处于开放性两极的人也许一个会说:“好啊,必须去啊!我还从来没见过用变质肉做的艺术品呢,肯定有意思!”而另一个会说:“不,那不在镇上我常去的地方,所以我没兴趣。”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计划、组织和自我规范方面的倾向。极具责任感的那类人大概会在答应参观腐肉展之前规划好最佳公交路线、万一遇到交通堵塞时的后备方案,并事先去打一针破伤风加强剂。而毫无责任感的一类大概会答应十分钟后在那儿碰头,然后也不请假就翘班跑了过去,并且选择凭直觉找到展览地点。

外向性(extroverts)是主动的、活泼的、寻求关注的,而内向性(introverts)是安静的、内敛的、偏爱独处的。受邀参观烂猪肉展时,极端外向的人不仅乐于参加,还会带上自己匆匆忙忙完成的作品来显摆,并把展品一一拍照发到朋友圈;而极端内向者因为从不和别人多聊所以根本没收到邀请。

宜人性(agreeableness)反映个人行为和态度多大程度上受社交和谐需求的影响。十分宜人的人只要邀请者不介意(因为他们不想给人添麻烦)肯定会答应参加腐肉雕刻展;而完全缺乏宜人性的人恐怕打从一开始就不会收到任何人的邀请。

神经质(neurotic)的人在受邀去腐烂猪肉雕刻展时会谢绝并详细说明理由。参见伍迪·艾伦。

撇开虚构的艺术展,以上便是组成大五人格的各种特质。有大量证据表明它们相当稳定,比如一个宜人性得分高的人在各种情境中均一致地表现出宜人倾向。还有一些数据把某些人格特质与特定的脑活动、脑区关联起来。人格研究领域鼎鼎大名的汉斯·艾森克(Hans J. Eysenck)称,内向者的大脑皮质觉醒程度(大脑皮质内的刺激和活动)高于外向者。一种解释认为,内向者不需要太多刺激。相比之下,外向者想要更频繁地被激发出兴奋状态,并围绕这一点发展出相应的人格。

近期一些扫描成像研究,例如瀧靖之(Yasuyuki Taki) 等人的工作显示,神经质程度高的人,其背内侧前额叶、左半球内侧颞叶(包括海马后部)等脑区面积低于平均值,而扣带回中部较大。这些脑区常被认为与制定决策、学习和记忆有关,可见神经质的人比较难以控制或难以抑制多疑的猜测,并且不太能意识到这些猜测并不可靠。另外,外向者的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表现出活跃度增加,该区域与决策制定相关,或许也有可能是决策制定区域的活跃度提升,导致外向者不得不表现活跃,更频繁地做出决定,从而产生行为较为外向的结果?

还有证据表明,人格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根据1996年郑文宇(Kerry L. Jang)、利维斯利(Livesley)和弗农(Vernon)等人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近300对双胞胎(包括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分析数据表明,大五人格特质的遗传率在40%~60%。

上面几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存在人格特质,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五种,该理论获得了大量证据支持,并且似乎存在一些相关的脑区和基因。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很多人认为大五人格特质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格的复杂程度。它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总体范围,但幽默感被放在了哪里?对宗教或是迷信的倾向程度呢?还有脾气呢?批评者认为,大五人格更多表明了“向外的”人格,即它所描述的特质全是由他人观察到的,可大部分人格是内在的(幽默、信仰、偏见等),它们大多数时候占据着我们的头脑且不一定表现在行为上。

我们已经看到,有证据表明人格类型可以反映在脑的构成上,也就是说具有生物学基础。可是,脑是灵活多变的,会根据经历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脑的构成很可能是人格类型的结果,而非原因。极度神经质或外向的状态意味着会经历一些与众不同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反过来会体现在脑的结构组成上。不过,这是假定数据本身百分百确凿的情况,实际上未必如此。

此外还有大五理论形成方式带来的问题。它是基于对数十年来人格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在第4章讨论过)的结果。不同研究人员采用种种不同的分析方法重复发现了这五种特质,但又能说明什么呢?毕竟因素分析只能考察已有的数据。这里采用的因素分析就如同为了采集雨水而在全镇不同地方放上几个大水桶。假如有一个水桶总是比其他水桶先装满,你可以说其所在地的雨量比其他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