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信自己,你什么都做得到……只要是合理的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不同人寻找并运用动机的差别有多大)


“过程越艰难,终点越美好。”

“努力之于一个人,正如地基之于一栋楼。”

这年头,无论走进健身房、咖啡馆还是单位食堂,没有不被这类无聊励志格言包围的。前面关于愤怒的一节探讨了情绪如何通过复杂的大脑通路调动一个人以特殊的方式回应威胁,而我们在这里要谈一谈更长期、积极的调动——动机。相比于被动的回应,动机更像是主动的“欲望”。

什么是动机?我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缺乏动机——各种安排因为拖延而泡汤的时候。拖延,就是做不该做的事情的动机(我当然知道,要想写完本书我不得不把无线网络关掉)。从广义上,动机可以说是一个人为完成项目、实现目标或取得结果而保持兴趣、不断工作所需的“能量”。有关动机的一种早期理论来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的享乐原则(hedonic principle),有时候也被称为“愉悦原则”,主张活着的生物都要寻找、追求能带来愉悦的东西,避免引起痛苦和不适的东西。我们对此很难否认,因为有关动物学习的实验确实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把一只老鼠放入盒子,然后给它一个按钮。纯粹出于好奇,老鼠去按了那个按钮。假如按完按钮就有可口的食物出现,老鼠很快就会频繁地去按压,因为它把按压动作与食物奖励联系起来。要说它突然充满十足的动机去按压按钮倒也没错。

这种经多次实验验证的过程叫“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某种奖赏会增加或减少与之相关联的特定行为的现象。同样的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出现。假如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就会得到一个新玩具,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愿意再次打扫。这对于成年人同样有效,只需要变一变奖赏的内容。最后,打扫房间之类的烦心事就与积极的结果建立起新联系,执行起来就有了动机。

弗洛伊德的享乐原则看似得到了支持。不过,人类与其烦人的大脑什么时候这么简单过?日常生活中有无数例子可以证明,比起单纯的寻求愉悦或避免不快,还有更丰富的动机。毕竟,人们一直在做的很多事并不能提供立竿见影或显而易见的愉悦。

就拿去健身房来说吧,剧烈运动固然可以产生欣快感或舒适感,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发生,再说要达到那个程度还会让人精疲力竭,可见健身并不一定让人得到明显的肉体上的愉悦(去健身房就像打一个大喷嚏那么舒服的感觉我还没体验过)。可人们不还是照样去健身房?无论动机是什么,显然不止获得即刻的身体愉悦那么简单。

还有一些例子。比如有的人经常做慈善,把自己的钱捐给素昧平生者;有的人抱着微弱的升职希望不停地拍难以取悦的老板马屁;有的人为了学习锲而不舍地阅读一些难啃的书。这些都不会立刻带来愉悦,有时甚至还让人感觉痛苦,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应该避开才是。实际却恰恰相反。

以上例子说明弗洛伊德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⑥,我们需要一个更复杂的解释。比如,可以用“需求”来替代“即刻的愉悦”。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 “需求层次”,主张有几类事物是所有人类正常生存所必需的,因此产生了获取它们的动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常以金字塔形表示。最底下的一级是生理需求,比如食物、水、空气(少了空气的人无疑会产生强烈的驱动力寻找空气)。接着是安全需求,包括庇护所、个人安全、财产安全,使身体免受伤害的保护等。然后是“归属感”,人作为社会生物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支持和喜爱(或至少是交流)。监狱中把单独监禁视为一种严重的惩罚,其原因就在于此。

再往上是“尊重需求”,不仅要被认可或喜爱,还要真正被他人尊重以及自尊。人们重视和遵守道德,并希望为此受到他人尊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为表现就成了动机来源。最后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指的是发挥出个人潜能的渴望(动机)。比如你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画家?那么实现它便是你的动机。由于艺术是主观的,严格来说你也许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画家了。如果是这样,干得漂亮。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会被动机驱使着去满足第一层需求,接着是第二层、第三层……继而想要满足所有需求和欲望并成为尽可能优秀的人。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理论,可大脑并没那么井井有条。很多人并不遵循马斯洛的层次,有的人愿意拿出自己的最后一分钱帮助有需求的陌生人,或是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处境危险的动物(除非那是只胡蜂),尽管动物并不会因为你的英雄主义而表示出尊重或是给予你奖励(胡蜂更是不会,还大有可能蛰你,并且奸笑)。

性也是其中一例,作为一种强烈的动机,相关证据随处可见。马斯洛把性放在需求层次的最底层,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强大的生理欲望。可就算没有性,人也完全可以活下去。无性生活或许令人不爽,但完全忍受得了呀。再说,人为什么需要性?是寻求快乐和/或繁殖的原始冲动,还是想要与某个人亲近、亲密的欲望?也许是因为他人把性能力看作一种值得尊重的成就?总之,性存在于各个层次。

有关人脑工作方式的近期研究提供了另一种理解动机的途径。很多科学家把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动力究竟来自外界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呢?外在动机来自他人。有人付钱请你帮他们搬家,虽然你并不想去,因为很无聊,而且要搬的东西很重,但看在有经济报酬的份上你还是去了,这属于外在动机。情况还可能更微妙一些,比如大家都开始戴“流行的”黄色牛仔帽,你想赶时髦,也去买了一顶戴在头上。可能你并不喜欢黄色牛仔帽,觉得这帽子好傻,但别人说它是当前的潮流,于是你也要来一顶。这也是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我们被自己的决定或欲望驱使着而想要去做什么。一个人基于自己的经历和学识,认为帮助病人是高尚的、有益的,由此产生了学医并成为医生的动机。这就是内在动机。而如果学医的动力是因为人们付给医生很多钱,那就更多以外在动机为主。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以及两者内部均存在着巧妙的平衡。1988年,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提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描述了不存在任何外在影响、纯粹出于自身的内在动机。该理论主张,人有满足三大需求的动机,分别是自主性(autonomy,即对事物的掌控)、胜任力(competency,即擅长于某些事)和归属感(relatedness,即因为所做的事而受到认可)。这些都能说明为什么一个事无巨细样样要管的领导那么讨厌,因为一个时时盯牢你、在最简单的事情上也要指手画脚的人剥夺了你对事情的掌控,削弱了你足以胜任的信念,并且鉴于他们大多看起来挺反社会,你也不太可能产生与他们是同类人的感觉(如果你落到了这种人手里的话)。

1973年,莱泊尔(Lepper)、格林(Greene)和尼斯比特(Nisbet)提出了“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研究人员向几组儿童提供彩笔等美术工具,并告诉其中一部分儿童使用提供的工具会得到奖励,而另一些儿童则没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