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8章 当大脑崩溃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心理健康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好了,我们目前对人类大脑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它干扰我们的记忆,欣然接受不良影响,对无害的事物大惊小怪,故意在我们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上做手脚,欺骗我们相信自己很聪明,我们感知到的信息有半数是它编造的内容,感性起来就让我们做不理性的事,使我们一下子就交上朋友并在瞬间点燃激情……

全是糟心事。更糟的是,以上种种还都是大脑在正常运作时干出来的呢!那要是它开始……怎么说呢,姑且就叫出错吧,又会发生什么呢?最终就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也叫心理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器质问题或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像是海马受损引起的遗忘症,或黑质退化导致的帕金森病等。这些情况很糟糕,不过通常能找到切实的生理原因(尽管我们对此也做不了太多)。它们主要表现为身体上的状况,像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或疼痛(例如偏头疼)等。

精神障碍是不能够正常思考、行为或感觉,未必有明确的“生理”原因。引起精神障碍的病因虽然仍源于脑的各个组成部分,但脑的器质是正常的,只是在做着无益的事情。还是用电脑来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如果说神经系统疾病是硬件出错的话,那么精神障碍就是软件故障。(不过实际上,两者有很多交叉,并没有可以明确一分为二的界线。)

我们如何给精神障碍下定义呢?人脑由数百万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形成数万亿连接点,从无数的遗传过程和习得的经验中产生了成千上万种功能。没有哪两个大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怎么确定谁的大脑运行正常,而谁的又“异常”呢?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习惯和怪癖,往往属于个人特点和性格的一部分。举例来说,“通感”不见得会给人带来什么功能上的问题,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哪里有什么不对,直到因为说“喜欢紫色的气味”之类的话而遭人白眼。

精神障碍一般被描述为会引起不适、痛苦的行为或思考模式,或是缺乏在“正常”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尤其注意最后一点,那意味着要确定什么是精神障碍,就要将其与“正常”相比,而有些比较却是因时而异的。比如,一直到197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才不再把同性恋划为精神障碍。

随着认识上的更新、新疗法的产生、主流学派的更替,甚至还包括制药公司施加的影响——他们总在盼着有新的疾病能够让他们卖药,精神卫生从业者一直在不断地重新评估精神障碍的类别。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在于时至今日,“精神障碍”和“心理健康”之间仍缺少清晰的界限,仔细审视的话甚至可谓非常含混,常常只是基于社会规范而做出了武断的划分。

再加上精神障碍相当普遍(有数据显示,几乎每4人中就有1人经历过某种形式的精神障碍),于是不难理解精神卫生问题何以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即便把精神障碍看作真实存在(而不只是某种假定),那些不曾饱受其苦的幸运儿们也通常会忽视或否认精神障碍使人衰弱。另外,怎么归类精神障碍也充满争议。比如很多人会说“精神疾病”,但有些人就觉得这个说法有误导性,暗示它是像流感、水痘那样能被治好的。可精神障碍并非如此,其背后往往并不存在有待“修好”的身体问题,也就很难确定“治愈”。

有些人甚至强烈反对“精神障碍”的说法,认为“障碍”暗示了它们是坏的或是有损的,但实际上还可以视其为思考和行为方式的不同。有相当数量的临床心理学团体声称,谈及或思考精神问题时,把它们当成疾病或缺陷是种有害的做法,应当在讨论时使用更中性的、附加含义更少的术语。还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反对医药领域和医疗方法在精神卫生方面的主导地位。鉴于对“正常”的判定有一种随意性,他们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尽管存在上述争议,本章还是偏向采用医学和心理学的观点,一方面是我的背景使然,另一方面,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对该议题最熟悉的说明方式。下面是对较常见的一些精神卫生问题所做的简要概述,同时也稍加解释了大脑如何让我们感到低落,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受心理问题困扰的读者,以及因为身边人的心理问题而想尽力去认识和理解个中原理的读者。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