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来,身材长相各不相同,但有一样东西好像完全一样,瞳孔,一样的瞳孔,像是同一个厂家出厂的产品,设计者可能不怀好意,让每一个瞳孔只会释放苦涩、焦虑、顺从。更加令我吃惊的是,所有那些瞳孔看上去都像是回忆症患者的瞳孔。原来我并不是唯一的回忆症患者,所有的人其实都是回忆症患者。以前是有组织的忆苦思甜,我上小学和初一的时候,每天有一节课是忆苦思甜课。现在没人要求忆苦思甜了,但忆苦思甜的习惯还在,我自己就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我女儿描述我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有时还会不由自主编造一些东西。总之,我们是这样一群人,喜欢用昨天的苦衬托今天的甜,喜欢把昨天的苦放大,把今天的甜也放大,放大苦是为了放大甜。我们总是用苦涩的口吻或者做作的诗意回忆父亲母亲,回忆童年,回忆故乡,回忆逝去的一切。至少有一半的作家是被回忆造就的,散文家的比例就更多一些。那天我也意外明白,我为什么从来不看散文也不写散文,是因为我有回忆症,我对“回忆的语气”,尤其是“由来已久的回忆语气”,过敏到了病态的程度。不小心翻杂志,看见散文像看见蛇一样,要急忙闭上眼睛翻过去。看来我的回忆症症状有待进一步发现。
在出租车上我给居亦发了微信。
居亦久久没有回微信,我竟然心慌意乱。
我笑话自己:混蛋,还真的恋爱了!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起原来立在桌上的母亲的照片,放进抽屉里,眼不见为净。然后把储藏室和冰箱里各种用来模仿母亲厨艺的食材清理掉,有些扔了,有些送人,有些束之高阁。把母亲遗留下的实物也通通收起来,比如,母亲做的黑色条绒布鞋,我平时只在家里穿,当拖鞋穿,共有五双,现在只留下正在穿的一双,新的几双送给了感兴趣的朋友。再比如,我前两次结婚时母亲缝的被子,有六床之多。里子都是白布,面子是红色或绿色的缎子,被芯是老式的纯棉网套,放了很多年,网套渐渐发硬,如果拆开重新弹一弹,又和新的一样。可惜现在找不到弹棉花的,就算重新弹过,也远没有羽绒被和丝绵被轻巧和舒服,无论如何应该淘汰了,我一直还视若珍宝,现在终于决心要处理了。要知道,它们可是我亲爱的母亲一针一线缝好的,缝被子的某些情景我还依稀记得,我母亲去世快十年了,我现在不是把它们好好存下,而是打算处理掉,哪怕不是回忆症患者,也很难吧。但是,我真的决心把它们处理掉。我对自己说,相信吧,人会死,被子上的手印和体温也会死,被子本身也会死,一切都会死。但是,我有了对一样东西的私心,对爱的私心,我不想说爱也会死,我想对爱网开一面,我想和居亦好好爱下去。
总之,我觉得自己很棒很棒,我决定只留下一床被子,另外五床说好送给小区里一个熟悉的女清洁工。女清洁工去取车子的时候,我把五床被子搬好在院子里,用复杂的心情最后注视着它们。所谓复杂,就像把心拿在火边烤着一样,微微发烫,但可以忍受,我相信这是正常感受,表明我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久女清洁工的广西口音在门外响起来:“老板……”在珠海,人分两类,要么是老板要么不是,所以对人的尊称就是“老板”。我不想自己抱出去,请她进来自己抱。她一看,都是全新或半新的,问我:“怎么不要了?”我说:“没用了。”
被子被抱走后,我眼前的大红大绿一下子消失了,令我一时产生了眩晕感,心里有明显的痛快,也有明显的难过,两者互不相让,这大概是眩晕的原因。我立即回屋里去了,我不想理会“难过”的一面,我拒绝“难过”。我回到卧室,准备做另外的事情。柜子被腾空后,要把另外一些东西移进去。但是,我刚走进卧室,就觉得腹部有一根神经突然抽了一下,不多不少只抽了一下,不疼,但麻酥酥的。我赶紧坐在床边,弓起身子,因为,那根神经就像“麻鞭”蘸了水,大大缩短了。我老家海棠,鞭子是用麻绳做的,简称麻鞭。陕甘方言里,形容一个人处在手足无措、狼狈不堪的地步,就说“湿麻鞭”了。这个瞬间,我也湿麻鞭了,我腹部的一根不明神经突然变短了,把我身体的两端狠狠拉向中央,让我好半天头部缺氧,接近休克。这正是我原先回忆症严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身体反应。这种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文化大革命”那些年,被绑成土飞机的地富反坏右。我父亲曾是反动军官,我的两三个堂叔都是地主,我熟悉那种样子。
狗日的回忆症到底好了没有?我不能不问自己。应该说,还是好了。如果没好,拿枪逼着我,我也不会把母亲亲手缝制的五床被子拿去送人。我如果反悔,现在可以追出去再要回来,但是,我没有。我心里的痛快感是明显的,清理旧物脏物以及所有该扔的东西,让人难过,也让人痛快,这是正常的,和回忆症无关。
为了进一步检验我的回忆症是不是真的好了,我故意回忆另一件事情,一件没有发生过但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情——是一个梦。两年前我梦见我有另一个女儿,是大女儿,名叫小鹤,在武汉上大学,大二的时候从武汉长江大桥上跳下去自杀了。半夜,我从梦中哭醒后,不听劝阻,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小鹤的遗物,手机、日记本、碟片、书包、单色衣服之类,都是梦中出现过的东西。尽管我知道,我不可能有另一个女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不允许我有两个孩子,况且我也没找到任何一件遗物,但我还是觉得,小鹤真实存在过。她曾经是我的掌上明珠,好不容易培养成人,上了大学却毫无先兆地从武汉长江大桥上跳下去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长大,如何度过青春期,我是如何一趟一趟去武汉寻找她的死因,过程和细节有如刀刻。想忘都忘不了,不时地想起来,会伤心欲绝,分不清是真是幻。后来我把这个梦加工成中篇小说《圣地》,发表后有不少读者通过各种途径打听:故事是真的吗?故事的主人公小羽是真人吗?小羽的爸爸是作者自己吗?
此刻,我才能做出正确回答:那只是一个梦。不过是一个梦。
没问题,我好了。我的后半生有救了。回忆症死不了人,但足以搞乱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没人知道,过去几十年,我有多么痛苦。
那么,减肥,写作,恋爱!
我马上就开始减肥了,除了不再模仿母亲的厨艺外,我决定戒肉,减少三分之一饭量,晚饭用水果代替,外加适量运动,每天走路一小时。居亦觉得,不再模仿母亲厨艺这一条就足够了,我说不行,我在母亲去世前就已经是胖子,那时是八十多公斤,母亲去世后,又长了十公斤。居亦说,那就先把十公斤减了再说。我说,不,至少要减二十公斤。我说的是心里话,不单单是一时的决心和激情。因为我想通了,我的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贪吃,就是一个字,贪。光说“贪”,仍然不准确。贪的心理根源,是饥饿记忆。我早年挨过饿,我们海棠村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饿死者过半。后来能吃饱了,再后来还能吃好了,还能奢侈了,自然而然会多吃、贪吃,每次都要吃撑,甚至吃得眼珠子都鼓起来,才肯放下筷子。吃撑了,自己摸着自己的肚子,都觉得满足,觉得幸福,那可真是吃饱肚子不想家。吃饱直到吃撑,把肚子吃圆,把眼珠子吃鼓,不只是身体需要,更是心理需要,是从小养成的甚至是上一世就养成的饥饿心理在作怪,吃饱吃撑才觉得有安全感,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不担心挨饿了。所以,我这一类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很容易贪污腐化。贪污腐化的心理机制和贪吃贪饱贪撑如出一辙,背后是同一个魔鬼:饥饿心理,或心理饥饿。前面我说,我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