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是诉诸信仰,比如说她献身给一个献身于主的人就等于间接地献身于主。这想法源自一本写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小说。说是有个幼稚的村姑想入党革命,管事的干部说党需要她和他睡觉,姑娘就答应了。要是琳达真以这样的方式来辩解,自己还能说什么?人们可以笑话那村姑幼稚,但谁能责怪一个教徒尽其所能侍奉上帝呢?现在她也可能在想是主惩罚她了,那就不和戴神父睡了吗?未必。戴神父可能会说主这样安排正是让他们睡得更好!孩子没了,丈夫入狱,有什么比这更理想的条件?他或许还会告诉她,和神父睡觉是二十一世纪成为修女的最佳途径。这就是宗教比科学方便的地方,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无须证实。谁知道这家伙现在在布什么道、讲哪一戒,反正是用别人的心去祈祷,都无所谓的。问题是:欺骗人是不是欺骗上帝?一个知道上帝不相信他的人还可能相信上帝吗?……
和收到离婚协议书相比,虎克夫妇来监狱看望当然是一个安慰。
起先牛曼仍为与虎太太的事心存愧疚。见到她若无其事的样子,虎克也还是谦虚恭敬,才比较放心。暗暗感谢虎太太保守了秘密,尽管那是她分内的事。
他嘱咐虎克把研究继续做下去,自己会从狱中全力支持。
“你放心,我会尽力的。”虎克如往常一样频频点头。
牛曼入狱前已把大多数资料交代给他了。现在把保险柜密码也给了,意味全部机密转交无遗。“有不清楚的就打电话来问,”他嘱咐道。
“我会的。你多保重。”虎克握手告辞。
后来虎克没有来电话,想必是没有不清楚的。
但三个月后,虎克夫妇再次来访。他告诉牛曼,由于牛津的经费不足,研究难以维持下去;哈佛再三聘他去那里工作,为了研究事业,他已接受了……
牛曼脑子里轰的一声,马上闪过一个关于所有权的问题。“为了研究事业”,说起来好听却不提属于谁的。一个全权受托的助手有权带走什么?……他知道这个问题也在虎克的脑子里打转,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一阵难堪的沉默。他预感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大概完了,心里叫苦不迭。什么都给了这家伙,现在只能指望他的良心了,可这也许正是这家伙没有的东西!问题十分明确却实在难以启齿,总不能直呼“请勿偷我的东西”吧?他说不出口,反而还觉得不得不说些什么来结束这尴尬局面……
“那就……祝你好运。”他机械地说,连自己都为这莫名其妙的俗套吃了一惊。
但这正是虎克所希望听到的。“谢谢、谢谢!”他由衷地说,但含义模棱两可:可以是谢谢牛曼的祝福,也可以是谢他不提那敏感的问题。但他脸上那转危为安的神色表明是后者;很像是感谢一个宽容的边防检查官——明明看出他护照有问题却不加盘问地放他过关。他赶紧嘱咐牛曼“多加保重”,意味要告辞。
这对牛曼来说就像一个窃贼临走时还说“祝你快乐”!他的心冰凉疼痛。是啊,如果此人是贼,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下手?还得到国家帮助!回想起来,以往那些谦卑的微笑、敬重的表示、动听的恭维其实都是为此刻而做的准备,处心积虑宛如微分积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但他还是想说些什么,恰似当初明知无望还要提出上诉时的挣扎感。问题是仍不能决定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伙说些什么。来点天主教的教义?那倒有的是,可他会听吗?要是他是一个会听从那些东西的人,还会需要这种提醒吗?……
正在这时,虎太太过来给他一个告别拥抱。除了那撩人的香水和弹性的胸部外,牛曼还感觉到她的手指顺势在他的背上按了两下。这显然是一个暗号,但含义也不清楚,恰如虎克那两声“谢谢”一样模棱两可:可以是示意她没有忘记他们之间刚刚开了个头的私情,尽管由于显然的原因目前是顾不上了;但也可以是暗示牛曼:正因为如此,他最好不要在所有权问题上找她丈夫的麻烦,否则……作为天体物理学家,牛曼很擅于设计一些实验来区别两可现象,但这需要时间。未及他辨认这小动作究竟是传情还是“否则……”,夫妇俩已完成了告别程序离开了。
失去儿子、锒铛入狱,又被离婚、被抢劫……天体物理学家第一次尝到了命运物理学的滋味。
这座监狱的牢房是本着人道主义原则设计的:每间都有一个小窗户使囚犯看见一尺见方的天空,据说是象征希望。不巧牛曼这间是在走廊尽头的拐角处——为了扩大监狱容量而由储藏室改造过来的,所以没有小窗。从走廊的长明灯远征过来的光线让什么都拖着长长的影子,加倍体现出空间的狭小和压抑,好像故意给天体物理学家一个教训。
同室的约克郡大汉是个刑期八年的强奸犯。这家伙一定是精力过人,强奸之余还能建立一套理论,并喜欢与人分享。听说牛曼是牛津的教授,他为有了个有价值而又跑不掉的听众而兴奋,于是唾沫四溅地论证起来:“只有强奸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是不顾一切的。有一次一个女人告诉我她是HIV阳性,我想了想还是干了。还有什么能叫人这么无畏?所以女人们应该珍惜、法官们应该理解……”
牛曼不敢辩论,只庆幸这家伙的性倾向是有限的。
哐啷、哐啷……监狱特有的金属撞击声令人心悸。虽然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牛曼觉得每一声都是针对他发出的:提醒他身在何处,迫使他反省人生……把眼前这场家破人亡的劫难与往日天体物理的雄心相对照,生活岂不是个天大的讽刺?
……我在追求与银河对话,可是连身边的人在想些什么都不知道。就是达到了银河又怎样?能让我知道朝夕相处的妻子的同床异梦吗?能让我看穿道貌岸然的戴神父的别有用心吗?能让陪审团识破在双车道上倒车的疯子的弥天大谎吗?能让我对得力助手的处心积虑和趁火打劫有所准备吗?欺骗,人的本事啊!通信技术从烽火台发展到因特网,好像克服了所有障碍,唯独没有克服欺骗,以光导纤维传递的谎言还是谎言!为什么这个世界充满欺骗(形式虽然不同——通奸是用身体说谎,剽窃是对智力偷盗——但都是欺骗)?因为欺骗是有利的和可能的。欺骗为什么可能?因为思维是不可见的。如果思维是可见的,任何损人的念头都将害己,那就本能地不会产生……
本能地不会产生?他被这个念头怔住了:难道思维是否可见是一道可以决定善恶的阀门?他不得不把这个念头再仔细梳理一遍:
——人的本能是趋利而避害,这不是恶,损人利己才是恶。
——如果思维可见,损人的恶念必然害己,故不为避害的本能允许。
——这就消除了产生恶念的可能性,也就消除了恶!
他振奋了。人们往往把恶的问题归根于人性,其实那是同义反复,就像说人是人的问题的根源。现在看来,思维不可见是本能允许恶念产生的必要条件。看看自己的遭遇:如果思维是可以看见的,那一切的欺骗——不论是戴维斯的还是琳达的,休斯的还是虎克的——都会徒劳无用,所以根本不会产生!
让思维可见,这是可能的吗?他甚至怀疑自己是科学家还是幻想家,但还是一遍遍地追问:可能还是不可能?
过去一百年来,脑电波领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自从德国人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