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看见爱才嫁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自从彼得把自己的工作室改造成牛曼要求的阅脑器实验室,已经五年过去了。淹没在牛津北郊的绿荫中,他的考梓沃德板石垒成的老式别墅毫不引人注目。时间仿佛从爬满青藤的花园围墙外绕过,像行色匆匆的路人不留下痕迹,只有些报纸和账单之类从老式信箱口挤进来,提醒外部世界的存在。然而,不久,文明史将在这里停一停,它会不知如何走下去。



牛曼的项目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他在狱中的两年和出狱后的三年。自那次狱中会晤后,彼得就全力以赴地实施牛曼的计划。为了专心和保密,他提前从大学实验室退休,宁可承受退休金方面的重大损失。同事们对他的突然告退大惑不解,他就摆出一副渴望享清福的样子说:“哎,该放松放松啰!”回到家里却和太太开了一瓶上等香槟,庆祝自己的科学生涯进入新高潮。很快,凭着巧夺天工的本领,他把自己的工作室改造成了牛曼想要的阅脑器实验室。

那时牛曼得在九平方米的牢房里遥控指挥,不过很得心应手。不论他想要的是什么,他的“工程系”总是说“没问题”,还会加上他没想到而实际上也需要的。两年后,当他因“良好表现”提前获释,他发现彼得所成就的是如此不可思议,就是他自己来干也绝对做不到彼得的一半!他握住老友的手说不出话来。彼得却只顾讨论下一步工作,连一点缅怀感慨的时间都不给他。

和彼得的鼎力相助好有一比的是前助手虎克的“彼岸进展”。牛曼出狱后读到《国际天体物理研究》上一篇地位显赫的论文,正是他的引力波研究的核心成果,作者是“哈佛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虎克教授”。牛曼的工作被不折不扣地拿过去了,不知是作为初去时的见面礼还是后来晋升中心主任的本钱。凭虎克的机灵,也可能是量入为出的分期付款。牛曼毫不费力地把论文扫了一遍,像是一个起死回生的历史人物审视当代演员如何扮演自己。表达形式上是做了一些修饰来适合窃贼的风格的。(窃贼也是各有风格的,比如有的在下手前要在胸前画个十字。至于是请求上帝保佑还是原谅,那是不必深究的细节。)论文结束处照例有一个“感谢帮助”的小注,附了一长串名字,包括“诺埃·牛曼”。当然并不具体说明受到何种帮助,想必开个门、倒个水之类也都算的。但这样的致谢十分重要:万一被指控剽窃或被要求解释那些难以解释的事情,它就可以帮大忙——像买了一个通吃各种情况的全险。“谢谢”二字的确魔法无边,能把所欠的不论多少债务一笔勾销。用它来了结一场盗窃更是既贴切又斯文——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都没说。虎克不乏历史感,知道自古以来争夺发明权的恶战不断,像牛顿与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权问题至今还被争执不休。可惜发表论文或得诺贝尔奖都不是能保密的事情,而他知道牛曼还活着(大概希望最好不是这样),当然要做各种准备。

其实,这次他的担心倒可不必。牛曼摇摇头把那本《国际天体物理研究》扔到一旁。他的确想过写封信给主编拒收虎克的“感谢”,那就相当于退回某人的圣诞贺卡那样的强烈抗议。但他决定不去浪费时间了,原因有二。首先,和他正在从事的新项目相比,那个引力波研究项目就算不得什么了,他本来也不会再为它花时间了。生活中确有这样的时候:你发现你丢失的东西本来就是你想扔掉的,就像老公想离婚但未敢说出口时,正好老婆先提出来了。其次,他仍然为自己与虎太太的那一幕对虎克有所愧疚,在此放过这家伙可以算一种补偿。说补偿当然有点过分:不论他应为那件事承担多少责任,谁都会认为用潜在的诺贝尔奖去弥补这代价太高。但他感到这样做可以确保所支付的比该支付的只多不少。他的哲学是“宁可人欠我,决不我欠人”。不过,往深处说,这倒也不是真的利他主义,而是确保自身安全的战略:以他对前助手的了解,即使有朝一日此人真的发现了什么,也绝对舍不得拿诺贝尔奖冒险去追究什么的。

世事就是如此奇怪,此刻的牛曼不仅不对两年的监狱生活感到怨恨,反而有感恩之心,不然他就不会从琐事中解脱出来而开始一个无可比拟的事业……



彼得打下的扎实基础确保了项目的快速推进,又由于他在技术上的面面俱到,牛曼得以把研究队伍维持在人数最少。除了总工程师彼得和财务总监兼厨师的琼之外,他只增添了一个心理学助手,安·阿姆斯特朗小姐。安曾在卡尔门下攻读心理学哲学的博士学位,但遇到牛曼后毅然中途弃学而加入牛曼的研究队伍。



研制进入到了试验阶段,四个参与者越来越兴奋和紧张。这不只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革命,也是为一件私事。牛曼和安相爱,并已求婚,但安有一个“不可妥协的条件”:必须等用阅脑器看到他的爱才嫁。牛曼虽然答应了,但不无抱怨:“这都有点像三角关系了!”

“怎么三角关系呀?”安闪动双眸,它们于他是举世无双的。

“我看你,你看机器,机器看我。”

“这倒不假,”安笑道,“人家也是让你把它早点搞出来嘛。那时我就是第一个真正看见爱才嫁的姑娘。”

“嗯,你就可以宣布爱情不盲目了。”

“那是的,嫁给科学家还不该嫁得科学点?”不仅如此,她还请彼得和琼作为这个安排的见证人。彼得夫妇对他俩都喜欢,十分期待机器的成功和他们的秦晋之好一起到来。不过,老两口的期待也不仅仅于此,他们何尝不暗中希望也看一看另一半的心里爱有几何?



认识安的人都不难想象牛曼的感受。她是个东西方混血儿,苏格兰的父亲和中国的母亲,所以谁都说那超乎寻常的美貌和聪慧是东西方优点的“最佳合成”。二十六年前爱丁堡大学的一个教育学讲师到北京讲学,疯狂地爱上一个出众的芭蕾舞演员。为了获得求爱的资格,他放弃了在英语系的授课合同而转到汉语系当学生。拼命攻读了十个月,通过了人家要三年才能过的汉语水平考试。他们在长城上结婚,据说那象征时间和空间上的永恒。不论这吉祥意味灵验与否,他们的小宝贝堪称绝妙,俊俏伶俐得胜过童话故事的描述。他们初次把安带回爱丁堡会见她的苏格兰亲戚时,连“傲慢婶婶”——那个有十六分之一贵族血统、喜欢用法文讥笑中国货的老姑娘——都心悦诚服地惊叹:“Mon Dieu (天哪),没想到中国制造能这么出色!”她对小侄女非常喜爱,不但自我任命为“教母”,还自告奋勇地照看安,带着安人前人后地炫耀。当有人误把安当作她的女儿时,她或者不置可否地不予澄清,或者模棱两可地说:“我可好福气?”

出落成大姑娘,安更是貌若天仙。脸庞柔美配合身材窈窕,凤眼亮丽映衬笑容妩媚。别人靠千描万绘拾掇出来的容颜于她是天色自然;别人受高跟鞋枕垫出来的线条于她是天生当然;着实令男人情不自禁而女人醋意萌生。她不但不需要化妆增色,有时为了避免过多的注目礼碍事还要设法减色,包括戴一副平光眼镜来降低那对秀目的魅力。更少见的是那从容自若的神态,使惊艳具有风度而把机敏体现出来。确实,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也都名列前茅。这不但使父母自豪,还给老师们额外的欣慰,因为她成了那些争相接近她的男孩们的学习动力。学校曾就漂亮女孩对男孩的学习的影响问题做过分析,发现有的拖累了男孩的成绩而有的促进了他们的成绩,这取决于漂亮女孩本身的学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