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第一,虽说是老办法,仍可讨多数人的欢心;
第二,能促进投资,利于经济发展;
第三,虽然增加财政压力,但也提高效率;
第四,迫使缩减开支,改善工党的形象。
他用口说四点驳倒了心想的两点,数学上理由充足(4>2),政治上与首相一致,因此深得首相赏识。他在关于副相的竞争中的地位上升一格。
不久他再次得分。首相为试探内阁的反应而试探地放出风声说:为了党的利益他可能考虑急流勇退。斯特劳心里做了一个快速分析:虽然大选前景未卜但工党还有大约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而首相是个连百分之二十的机会也要搏一搏的冒险家,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呢?据自己对他的了解,所谓“为了党的利益”当然是连鬼都不信的鬼话,所以这肯定是首相试探内阁成员的忠诚度的伎俩。于是他决定,这次不做被动的风标而做主动的“飙风”。
在下一次内阁会议上,不等首相开始,他就猛力抨击所谓急流勇退的想法:“恕我直言,这个考虑似乎是君子大度,其实是近视狭隘。您也许能因此保全常胜将军的美名,但对我们党显然不利。我查了一下民意调查的统计数,您的连任可以使我们获胜的把握提高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怎么可以说急流勇退是顾全大局呢?”
斯特劳的强烈反应立即得到几个会看风使舵的内阁成员的附和,势如桥洞前的激流给航船定下了方向,足以抵制任何危险企图。首相看到这冒险游戏可以安全地玩下去了——如同准备高空走钢丝的听到了保险带上扣的咔嚓声——一颗心落了地。便落落大方地说:“你有数字说话我不和你争。不过,民意调查有临时性,现在不能肯定明年春天的形势。我是希望你们把视野放开阔些。我也还没有下结论嘛,只是请大家考虑一下这样一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嘛。”
把最后几个字重复一下是首相讲话的习惯。他说话时最恨有人随便插话,因为思路一打断就不容易接上。但自从他上升到了没人敢打断他的地位,又产生了另一种需要:得让别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说话。于是他在自己准备暂停的地方把最后几个字加重语气重复一下,有点像公交车打铃进站,别人就可以在此响应。他身边的人们多已习惯了这种暗示而配合默契。
接下来的讨论当然是反对“急流勇退”的声音占主导,不过首相仍能从人们的发言中观察到不同的效忠程度。与斯特劳相比,霍姆的反应既没有那么及时也没有那么明智。起初他把首相的“急流勇退”一说当真了,看作是其缺乏自信的表现——如果说减税策略是其不自信的第一个证据,那么这就是第二个证据。如此未战言败,还有什么希望?所以他开始斟酌是否应该支持这个想法,以及是不是要把自己作为可供考虑的候选人……当他在按这一逻辑思索的时候,他在副相竞赛中的对手已在首相心目中进一步
胜出。
但首相毕竟老谋深算,有对自己的思考作批判性反思的习惯,特别是在用人方面。有一次,他和一个随从赶赴一个会议,连续五小时没停车。到了一个可以行方便的地方两人都急于下车,不料那随从竟抢在他前头越进公厕,令他十分不快。但随即他听到那机关枪似的排放声——长达半分钟之久,是他闻所未闻的。乖乖,按经验判断那起码是憋了大半天而接近爆炸程度的气量,一定是为了不污染车内空气才拼忍到这一刻的!他不禁暗自惊叹此人的忠厚。过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嘉奖了他,不过没有说明理由。后来他还重用了此人,果然极为可靠。当然,此刻关于斯特劳的反思和那个排放启示恰恰相反。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倾向于斯特劳是因为此人总能合自己心意;合吾意者未必利于吾,故要特别警惕。于是决定进一步测试。他开出一系列问题让斯特劳回答,其中包括最赤裸裸的一条:假如有机会取代首相,你会怎样做?
斯特劳绞尽脑汁。他首先分析首相的出发点:是总体上相信他而想借此确认自己的肯定判断,还是总体上怀疑他而想借此确认自己的否定判断?这两种心态要求不同的答法。他发现首相的提问纵横交错,像是故意混淆二者。够狡猾的!于是他决定遵循博弈论的“最大之最小值原理”,选取最大可能途径中的最小风险路径。就是假设首相的出发点是怀疑他,所以不应否认自己有野心;而是先承认下来,然后证明它与忠诚保驾的一致性。他写道:
一个副相希望有朝一日成为首相是自然的,就像一个人走路迈出了左腿就要迈右腿一样。但走路的目的是前进而不是摔倒。如果我入选,作为一个年轻的副相,就不说对您的扶植的感激之情,实现雄心的有效途径也是尽可能多地跟随您几年,打好经验、业绩、人际关系方面的基础。我深知欲速而不达。如果要再等十年,我也许会有急于求成之心;而四五年对于我来说根本不是等待而是训练和准备……
这也是首相听来再合情合理不过的话。但不知为何,听得越顺耳他越感到不放心:此人每次都能投我所好,是因为他和我如此所见相同还是他是如此能猜透我的心思?若是后者,而我却难以读出他的心思,那不是说明他高我一筹吗?果真如此,日后若有冲突我怎么较量得过他?……
正当首相在唐宁街苦苦思索之际,与之三街之隔的科技部大楼里事情正在进展。斯特劳的秘书海伦领着牛曼和安穿过长长的走廊到达科技大臣的办公室。
斯特劳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安的身上:乖乖……如此美人!这眼睛,这身材,这气质……比苔丝·约翰逊还靓,比爱娃·麦隆还性感……要是能尝到……这十五分钟给对了,一定要……
在女性审美方面斯特劳是标准极高的唯美主义者。唯美主义者和非唯美主义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审美妥协性。非唯美主义者可以“以长处原谅短处”,这有点像做买卖但并无一定之规。性感的嘴唇也许可以冲抵鼻子过于尖锐的缺憾,而迷人的笑容也可能让身高不足得到原谅。唯美主义者则不做此类交易,他们会盯住任何缺点不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斯特劳就是如此,任何不足之处都会像沙子在眼里那样不可容忍,因而毁了全部胃口。对他来说,是这缺点定义了它的主人,于是观看她就不是享受而是忍受。他还有一套理论来证明这并不是他古怪苛求:为什么那些约会场所,如咖啡馆、酒吧等,总是灯光昏暗?就是为了隐蔽各种缺陷而增加吸引概率。所谓朦胧美,实质就是利用光线的不足和视力的有限来掩盖相貌的缺点。要是人们的眼睛都像显微镜一样尖锐——把汗毛显现得像麦秆那么粗、把毛孔放大到像鼻孔那么大——这个世界上就别指望什么罗曼蒂克了。反过来说,要是人们的视力减半,就不但可以省去许多日常的收拾和装饰,而且那些因长相不足而找不到对象的人也得救了。从这一点上看,究竟该发展技术去提高整形术水平还是该降低人的视觉能力,这不是不可以讨论的……
但他斯特劳的视力极佳。由于令他认为完美的女性太罕见,他不得不自己来创造一些。他常常用眼睛去修正那些引起他兴趣的女人的不足之处,想象这一个的眉眼应如何朝上挑些才更妩媚;那一个的唇线应如何往外突些才更性感。这些“手术”是在他脑子里进行的,没有创口,不收费用,也无须征得同意,因此有许多实践机会。他的标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