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02.穿越至暗时刻的光:直面生死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生奇迹。



故事五 社会机构与环境:北京监狱服刑人员


我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北京有胡同减少的趋势,胡同减少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从前生活在一个传统的、人们稳定单纯相处的、人情的社会中。它是非常平面的,没有高楼,都是四合院或者胡同,我们认识里面的所有人家,那时真可谓远亲不如近邻。我小时候去幼儿园、小学都是邻居带我去的,人们彼此之间很有人情味。从现在的心理学观念来看,那时的社会支持非常好。

存在主义哲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我们的焦虑来自我们过度的自由,我觉得很有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更多自由是更好的,但是随着自由而来的是某种自我认同的难以实现。当家族结构、原有的基本社会支持体系瓦解以后,我们自我认同就会更难以实现,形成更多的自我认同危机。好像我们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我们也有严重的选择焦虑和安全感的缺乏。

环境对我们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在监狱里做的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当时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所有精神病学和变态心理学教科书都说反社会人格不可矫正,矫正只是偶发事件,所以我当时想挑战一下不可能。我在北京监狱系统地做了三年的研究,从3000多名暴力罪犯中筛选出来30多名反社会特征最明显的罪犯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的最后,我做了大概两个月的共情缺陷干预。做完以后就放了寒假,过完年我对他们做回访,要做重测,那些参加我的干预的罪犯看到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有一段时间没见了,之前做干预时相处得很好。其中有一名罪犯对我说的话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他告诉我:“我参加你的这个团体让我晚出狱半年,因为有两个月时间没有出工,但是我心甘情愿,如果你下次再来举办团体辅导一定要叫我。”他还说他因为把一张照片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床头被处分了,因为在监狱里不能有个人物品。那张照片是我们的团体辅导做完以后,所有参加团体的罪犯和咨询师集体拍的一张大合影。我问他:“报纸就在你手里,你要看这张照片随时可以看,为什么还要剪下来贴在床头?”他说:“因为参加你的辅导,我入狱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到温暖,第一次感到美好的东西。结束了两个月的团体辅导,当我回到这个牢房的时候,牢房里的人都还在明争暗斗,还在相互下黑手,我觉得非常冰冷。当我感到非常冰冷的时候,当我觉得内心很暗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张照片,会觉得好过一点。”

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们的干预是无效的,因为导致他犯罪的环境没有改变,这个环境还是不断导致他产生新的恶念、新的愤怒、新的攻击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干预措施又能起到多大作用?我觉得心理学真正的干预必须包括环境的干预。无论一个个体多么独立,也始终在社会中,受制于环境。这个环境是个体身处的国家、民族、文化,以及周围的人的影响。如果环境没有改变,仅仅改变当下的个人肯定是不够的。

2015年,时任北大校长林建华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来调研,他问,“我们怎样改变北大的校园环境,能使校园里的师生们心理更健康,感到更幸福?”我觉得这个问题太好了。例如我们可以让校园慢下来,北大校园现在有更多供师生随时坐下来的椅子、教学楼里的沙发。放缓整个校园的脚步,我们可以坐下来欣赏良辰美景,而不只是做个匆匆的过客,这就是一个改变“硬环境”的例子。

当然我们还要改变“软环境”,改变我们都沉浸其中的文化环境。当所有人都很焦虑的时候,你也很难不焦虑;当所有人都很舒服的时候,你也能放松下来。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焦虑让他快要崩溃了,我们能够共情理解,但是我们不为他的情绪所带动,而是用我们稳定的情绪使来访者慢慢平静下来。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使整个环境稳定?我觉得我们对此的研究是不够的。



故事六 教育、“空心”与价值观:来访者的故事


教育、“空心”和价值观是我近几年最关注的领域。我遇到了很多“空心”来访者,其中有一位来访者是一名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自杀未遂,我和她做了四年咨询。她一开始对自己状态的描述为极其不稳定,就像在茫茫大海上漂泊,看不到陆地,时不时感到恐惧。她说之前她为学习而学习,为了上北大、清华而学习,这个目标好像是不对的,但是好歹她有一个目标。可是当她真的实现了目标,如众人所羡慕的那样来到了北大,却发现为学习而学习是不对的,但是什么是对的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是她当时情绪崩溃、想要自杀的重要原因。

她曾经写道:“我想我会跪着上吊,一种赎罪的姿态,过着没有尊严的一生,选择最能羞辱自己的死法。”当你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你可能会以为她遭受过极大的心理创伤。其实没有,她的成长一直很顺利,她一直都很优秀,从来都是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孩子。她受到所有人的赞誉,所有人都喜欢她,但是她要让所有人都喜欢她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辛苦。“我这一辈子都在祈求道歉,因为我不够让人满意,为了表达对爱的人的愤怒,为了自杀,连发一条消息都要犹豫很久,这就是没有勇气的人的下场。我为曾经以及现在如此低声下气的自己感到非常的愤怒。”

近年来我在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会那么讨厌甚至厌恶自己。或许这个问题可以用抑郁症、缺乏五羟色胺来解释,但问题是各种各样的抗抑郁药基本上都没有用。所以我提出了“空心病”的理论,“空心病”看起来像抑郁症,但是抗抑郁药及传统治疗方法似乎都不太有用。

刚才提到的女孩有非常强烈的孤独感,孤独到与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她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成为怎样的人。这是一种现代人的迷茫,尼采说“上帝死了”,宗教被否定,也有一些哲学家说“人死了”。物质让人异化,使我们失去了人性中一些美好的部分。

自我的缺失和自我厌恶是迷茫的现代人非常明显的特征。我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人。学生们需要面对很多的考试,在考试中努力让所有人满意的压力始终伴随着他们,他们便产生了对评价的愤怒、恐惧和厌恶。当学习成为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时,学习就和痛苦连在一起,所以厌学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我近年接触到的个案中,一半以上都是学业压力过大、厌学的个案,甚至厌学到有自杀倾向的程度。这不是因为感到痛苦想要自杀,而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多学生是非常优秀的,学业上非常出色,出类拔萃,但是他们不知道人生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产生了自杀倾向。这些学生会有很长的病程,表现与传统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都不同。我认为,他们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支撑自己、自我肯定的价值观,在精神上是空虚的。原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用理想和信念填补的,但当理想和信念缺位时,精神上的空虚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议题。

我觉得这些案例对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提出“空心病”理论,这里面有教育的因素,也有价值观缺失的因素。咨询师真的能够完全保持价值中立吗?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就在价值观的缺失上,咨询师能不能把自己作为咨询的工具,不仅仅运用反移情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