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0.天人合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灾难与应对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角度看,人的生命有三种属性。

1)生物属性。弗洛伊德说到“色”,孟子则在《孟子·告子》中说“食色性也”。个体生命的生物属性主要就是“食”和“色”这两样。

2)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在关系中体现、比较出来的,个体生命的社会属性体现于人际关系中。

3)宇宙属性。宋朝的张载第一次说到“天人合一”和心理有关。他在《正蒙·乾称》里写道:“故天人合一……得天而未始遗人。”要得到那些天的东西,但人也还在。这就和心理学有关。个体生命的宇宙属性即体验到自己是宇宙存在的组分。

从人格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天人合一是人格成长的第三阶段。马斯洛提出了七个层次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都没有超出生命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马斯洛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是高峰体验,与天人合一沾了一点边,但还没到这个层面。这个层面心理学到不了,因为生命或人格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在感官感知的范围内。这两种属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修饰与完善,这正是心理学的任务。天人合一则超越了感官范围,超越了语言,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无法传播”,需要通过心身修炼才能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

天人合一不是学问,而是生命的宇宙属性,也是意识的最深层次。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所以“思”(thinking)是西方心理学认识“我”的基础,但只有“不思”(stop thinking)才能步入传统文化的大门。所以,心理学的终点就是传统修炼的起点。我在《当心理咨询遇上传统文化》一书的扉页写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你习惯于‘still thinking’,你在心理领域驰骋……如果你尝试着‘stop thinking’,你开始进入传统……”这句话就是讲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只有“不思”,才能到达人格成长的第三个阶段。

如果将天人合一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是什么状态?禅宗惠能大师的一首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空”的境界,什么都没有。这个境界可以称为“开悟”“涅槃”“大我”“解脱”“成佛”“到彼岸”“飞升”,这些说法都说的是这个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境界,你必须进入“stop thinking”状态才能抵达。我记得童俊老师讲到过“凤凰涅槃”,“涅槃”什么意思?你必须要“stop thinking”,才能到“涅槃”,你从“思”变成“不思”,然后再回来,这才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按照修炼的话说,就是“脱胎换骨”。所以涅槃境界就是“菩提本无树”的境界。

用现代语言,你停止思维以后,意识里有的就是“空白”,但“空白”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意识进入这个状态的第一感觉,是“没有边界”,因此“没有时空”。但这并不是高峰体验,它超越了高峰体验。这个时候你感觉到的是没有边界,没有时空,进入了超越状态。但这只是起点,后面还有很多很多步骤和层次,在此不详述了。这些意识层次或内容在现代心理学里都没有。西方的深层心理学,基本上是来自东方。例如荣格心理学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也是从东方来的。西方的心理学都是“我思故我在”,没有“我不思”这一层,可见东西方的差别是很大的。



从天人合一视角看灾难


在天人合一的视角上,灾难是不存在的。灾难是什么?灾难一词是基于人类视角的,事件的灾难性是人类对自身无法掌控的、对自身有破坏性的生活事件的心理投射,是人类的主观感受,不是客观存在。生活事件有客观性,其本身无所谓好坏,都是中性的。在天人合一的视角中,没有灾难一说。疫情期间我听过台湾地区的心理学家许育光博士受樊富珉老师邀请做的一个报告,他说这次疫情是人类与新冠病毒之间的物种生存竞争。这句话就没有灾难的意味。我们作为人类觉得新冠病毒给我们带来灾难,病毒是不是也会觉得我们是灾难呢?从新冠病毒的视角看,你们人类叫我病毒,我叫你们“人毒”行不行?在生物的生存竞争里彼此是平等的,无所谓谁是灾难。

大家可能会觉得,我作为一个人这样说很奇怪,但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视角,并不以人类为中心,认为宇宙是属于人类的。佛家说众生平等,病毒与人类也是平等的存在,人和微生物在宇宙里没什么大区别。我记得施一公院士在讲座中说过,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个太阳系。我们生活的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里面的一个很小的星球,2000亿个太阳系才构成银河系,而宇宙又有2000亿个银河系。即使地球爆炸了,在银河系里也不是什么大事,在整个宇宙里面更不算大事了。人类认为自己是宇宙中的“老大”,有点太自恋了。大家想想,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子,你看病毒很小,你相对于整个宇宙可能比病毒相对于你还小。所以人类真的不应该太骄傲。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说,灾难是宇宙进化中的自然现象。哪怕将来地球爆炸了,也是自然的,对宇宙来说仍然不是什么灾难。

从生物与社会视角看,灾难给人们带来哀伤,这毫无疑问。但在天人合一的视角上,哀伤也是不存在的。作为小我,人们认为生命落在生物属性上,认为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但是在天人合一视角上,生命不是我们的,我们并没有拥有生命,而是生命拥有了我们。你说你拥有生命,你知道你什么时候来吗?知道你什么时候走吗?你都不知道。你既不能带生命来,也不能带生命走,你根本就没有拥有过生命,你对生命只有短暂的使用权,根本就没有所有权。就像买房子,即使你把买的房子传给儿子、孙子,他们也依然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并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你就是你。你的生命在哪儿?根在哪儿?在天人合一的宇宙属性上,是宇宙的生命让你在世间玩了一遭。你赤条条地来,也赤条条地走。你带走过任何一样东西吗?没有。要理解天人合一,就必须有这种感觉、体会上的改变,而不能光靠理解。一旦体会到生命的宇宙属性,你对生命的感觉就不同了。

“人生除了死亡,其余都是擦伤。”这句话是写在日本愿莲寺布告栏上的标语,前几年有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很热门,当年在推特上的点赞超过10万。我想说,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你会觉得死亡也只是“擦伤”。

《庄子·外篇·至乐》中有如下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市,而我嗷嗷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惠子去吊唁,却发现庄子正叉着腿坐在地上,敲着盆唱歌。惠子认为庄子的做法太过分了,庄子就说:“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悲伤呢?但是我仔细觉察了生,生本来就是从无形来的,无形本来就是从无气来的。在这个宇宙苍茫之间,万物孕育都是先开始变得有气,气变得有形,形才变得有生。人的生死,就和春夏秋冬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