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的残酷战争之中终结,但这些记载仍影响了后人对当时北欧社会的认识。这一运动的顶点则是主教埃萨亚斯·特格纳(1782—1846年)的作品,他在1825年完成了《弗里肖夫萨迦》,将维京风格的史诗以现代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此书被翻译为各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它作为一种渠道,可以在原作的译文尚未出版时,让这些国家的普通大众得以了解冰岛萨迦所描述的世界。弗里肖夫的事迹,包括以维京勇士的方式漫游:
如同猎隼在天空翱翔,
如今的他,在孤寂的海洋上航向远方。
他维京式的做派,
由船上的战友们传扬:
——你能否听见?
在船上没有帐篷,
没有房屋佑你安睡,
我那住在大宅中的朋友啊,你可曾知晓?
维京战士拥盾而眠,手握长剑,
他的帐篷即是苍天。39
故事的结尾,弗里肖夫却以农民的身份定居了下来,因此当1835年,英译文送到亚历山德里娜·维多利亚公主(4年后她将加冕为维多利亚女王)手中时,这首诗的结尾称不上惊人。
在19世纪,恢复维京精神的运动在北欧扎下了新的根,丹麦神父N. F. S. 格伦特维,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希望用古北欧语言、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以及比例适宜的基督教复兴思想,去代替学校之中的拉丁文法和古典时代。他支持的平民高中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北欧国家,尽管并未如他所愿强制教授古北欧语言。对维京时代的怀旧情绪之中,维京舞会成了斯德哥尔摩的流行风尚,角盔也在那时成了新维京习俗中的(而且是完全错误的)一部分。
19世纪晚期,维京狂热已经传播到了各地,冰岛萨迦也被翻译为英语,而翻译者正是杰出的艺术家与激进者威廉·莫里斯(译作包括《贡恩劳格萨迦》《强者格雷蒂尔萨迦》和《伏尔松萨迦》)。莫里斯对北欧文化极其热情,他两度拜访冰岛(1871年、1873年),称那里为“骇人而有悲剧性的岛屿,但它却很美,它与勇敢者的故事相关而被我们铭记”。40对旧北欧的兴趣则在挪威、冰岛和法罗群岛风行,而且这种兴趣又与脱离丹麦独立的运动联系在一起(挪威最终在1905年独立,冰岛在1946年独立,而法罗群岛则在1948年成为丹麦王室的自治属地)。斯诺里·斯图尔鲁松的《挪威列王传》——它记载了在挪威国力最强盛的时代,各位国王们的生平——风行一时,而这种热情更是随着科克斯塔德船和奥塞贝格船先后于1880和1904年出土而升级。科克斯塔德船的复制品在1892年抵达芝加哥参加世界博览会,同一期间美国也突然兴起了发现“维京文物”的热潮,接连出现了肯辛顿如尼石等发现,这一切都是重新审视北欧历史的一部分。
在整个19世纪,维京时代成了神话与艺术创作的灵感宝库,自文艺复兴时代起,许多艺术家和作家都从古典时代和圣经的故事中取材,而此时维京时代得以与曾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它们平分秋色。在音乐领域,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从日耳曼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神话之中自由吸收借鉴,创作了他的史诗般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于1876年首演,而英国作家沃尔特·司各特爵士和威廉·科林伍德也同样推动了维京文学的流行。
对维京文化的狂热也有不那么正面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纳粹党就利用了这种狂热。同样热衷瓦格纳歌剧的纳粹,认为维京人是“优等民族”的原型,而德国种族主义者也如此自称。而在实际问题上,自1934年起,对海泽比的维京遗迹的挖掘由党卫队(以及后来的盖世太保)的首领海因里希·希姆莱亲自主持。挪威的纳粹党派“民族统一党”模仿他们在意识形态上的领袖,将维京形象塑造成当代的政治工具,在1935—1944年,他们甚至到博勒的维京墓葬进行了几次集会。
法西斯主义在1945年崩溃,但是对维京文化的热衷并未同样退潮,在意识形态的极端信仰褪去之后,维京时代的文化影响,被公众的热情逐步加强。有关重现历史的兴趣也开始延及北欧,在1971年创立了“北欧电影与表演社团”(今改称“维京人!”),它和其他的团队,比如“Regia Anglorum”定期合作,表演维京时代的战争(以及没有那么暴力的其他部分)。斯堪的纳维亚以及其他地区的许多主要维京人活动地点,如今也安排了负责演出历史事件的演员,他们还重建了“维京海盗聚居区”,供游客感受北欧海盗的时代。21世纪,这种热情不断高涨,各个主要的维京文化博物馆,比如英国约克的约维克北欧海盗中心、丹麦罗斯基勒的维京舰船博物馆和奥斯陆的维京舰船博物馆,参观者数以10万计。
在维京海盗的萨迦与征服,以及他们留下的深远影响之外,他们真正取得了什么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什么遗产呢?尽管维京海盗无疑对敌人凶狠,爱用武力解决问题(无论是抢夺圣骨匣还是抢夺领土),但他们与同时代的人或许也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是更有组织而已。正是维京战士的“外来者”形象,让同时代的人惊恐不已,拥有最先进航海技术的他们得以攻击几个世纪以来自以为安稳的沿海居民,也因此被他们憎恨。正是他们的威望,在事实上助长了他们的影响力,在11世纪的英格兰,无备者埃塞尔雷德甘愿支付不断增加的贡赋,正是因为他对维京海盗怀有畏惧,这反倒让他们的威慑力加倍。
就像最有效率的猛兽一样,维京海盗向来爱寻找弱者。在法兰克王国、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他们不断发动进攻,直到找到一个薄弱点,而后他们便对那里进行无情的反复攻击,直到抵抗瓦解,或者找到更有利可图的目标。而他们也和最优秀的猎杀者一样,让没有被他们杀死的对手越来越强。
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维京人的掠夺都极大地削弱了本地争夺权力的各种力量,而他们的破坏也促进了大一统王国的产生。在爱尔兰,维京入侵的影响或许最小,但当地力量微弱的小王国的减少,或许正是因都柏林维京政权的活动而加速。在英格兰,情况则更为明朗,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诺森布里亚、麦西亚和东盎格利亚的王国一个个被规模更大的维京军队击败后吞并,直到只剩下威塞克斯。威塞克斯的幸存使得英格兰在单一国王的治下最终统一更容易实现,而当时野心勃勃的威塞克斯若是想要兼并兴盛活跃的麦西亚和诺森布里亚,则几乎不可能。在苏格兰,维京人简化了皮克特人、苏格兰人和斯特拉思克莱德不列颠人之间的混战,并对不列颠人完成了致命一击,他们在870年洗劫邓巴顿岩石,就此除掉了其中的一个竞争者。
在法兰克王国,维京人几乎彻底瓦解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但维京人得以在数十年间深入,主要原因却是虔诚者路易死后政局不稳,以及此后他儿子们进行的漫长内战。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成功在诺曼底建立了永久聚居区,而法兰西王权的核心得以恢复(尽管是暂时的),直到它与英格兰自12世纪中期至15世纪中期的对立才让王权再度动摇。在东方,维京人对塑造未来的罗斯国家究竟做出了何种贡献,学界仍存在激烈的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外来的维京人至少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他们夺取地盘,巩固了以基辅、诺夫哥罗德和切尔尼戈夫等城市为基础的公国,这些城市也将成为中世纪罗斯政权的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