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泡沫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有的。事实上,除了日本的泡沫之外,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还有几起投机性狂潮的大爆发,日本只是其中之一。这些投机潮有一个共同特征:用于投机买卖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也就是说,银行这种向来古板的机构为了得到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润,开始向喜好冒险甚至背景可疑的企业主发放贷款。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的储贷机构。在过去,提到储贷机构,公众会联想到斯图尔特在《美好生活》中扮演的那位有着美国式严肃与恭谨的小镇银行家,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储贷机构的形象已经变得像大肆挥霍的得克萨斯州房地产大亨了。不过,其他国家的一些银行也曾经像美国这样滥发质量可疑的贷款,比如瑞典。与日本一样,这又是一个不大让人联想到投机狂热的国家。经济学家长久以来一直主张,所有这类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同一个经济准则。像衰退的基本模式“托儿模式”一样,这个准则也将在本书中多次出现,它的名字是“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一词起源于保险业。在各种保险商中,火险保险商很早就注意到一个有趣的趋势:购买了全额保险的房屋业主容易遭受毁灭性的火灾,尤其是当情况的变化使其房屋的潜在市场价值变得低于保险金额的时候(20世纪80年代中期,纽约市有一些著名的“易遭火灾”的地主,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以虚假的高价从自己拥有的一家傀儡公司购买一栋建筑,并以这个购买价为基础得到一笔大额保单,然后该建筑便不明不白地失火,这确实可以说是“道德风险”)。最终“道德风险”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开始代表所有这样的情况:甲来决定冒多大的风险,而一旦发生不测,损失则由乙负担。

从本质上而言,借来的钱容易造成道德风险。假设我是个聪明的穷光蛋,而由于我是如此聪明,所以你决定借给我10亿美元任由我投资,但我必须承诺在一年之内还款。就算你给我设下高利率,这仍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我将拿走这10亿美元,投在可能赚大钱、也可能赔得精光的项目上,然后听天由命。如果这笔投资成功了,我发财了;如果不成功,我将宣布个人破产,一走了之。无论如何,我稳赚不赔。

当然,正由于上述原因,没有人会向一个一文不名的人借10亿美元,任由他投资,就算那个人看起来聪明绝顶也不行。通常,对于借出的每一笔钱,债权人都会限制借款人的使用范围,借款人一般也有义务留下一大笔自己的钱,作为担保,这样他们才会有动力去避免投资损失。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