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章 国营农场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查尔斯·贝尔是大英帝国一位官员,也是一名作家。在1904年英国入侵西藏春丕河谷中,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帕里的情况,他曾经这样写道:

“帕里海拔1.43万英尺……庄稼在那里无法成熟。”

“帕里的庄稼不能成熟”,过去当地人也普遍这样认为。有人曾经说过:如果帕里的庄稼成熟了,那就预示着“整个西藏将会有灾难”。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之一,帕里的老百姓生活穷困潦倒,主要以翻越喜马拉雅山给贵族和商人运送货物进出印度为生。

不但老说法认为庄稼在帕里无法生长,现代农学家也持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这里4000米(13,124英尺)的海拔是农作物生长的最高极限。帕里每年平均温度只有1度,全年无霜期平均为71天(有些年份无霜期只有46天)。而青稞作为西藏的主要农作物,需要100天才能成熟。

但是从1960年起,帕里的青稞真的成熟了,产量为每公顷1.8吨左右。到1965年,青稞已经占到当地粮食消费的一半,土豆、胡萝卜和油菜籽等其他作物的种植也获得成功。

更进一步说,这样的成就不仅没有给“全西藏带来灾难”,反而形成对封建农奴制度最后毁灭的一击,而且挽救了当地人民,使他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枷锁,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团结起来,在农业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当然,这个成就是在全国其他民族大胆的科学工作帮助之下取得的。经过反复实验,在帕里冰雪初融的时候,一个抗寒早熟的青稞品种在四月中旬得以播种,农田管理也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大量施肥,根据天气预报采取相应的霜冻预防措施,挖水渠从山上引雪水灌溉等。

所有这些做法为全西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为在高海拔地区发展农业对于粮食增产至关重要,并且扩大了播种的面积。后来,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也采取了帕里的做法。据报道1965年,在阿里很多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青稞的产量达到每公顷2.25吨。

现在,让我们从高海拔地区转向西藏海拔最低的位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那里的气候相对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5.8度,它也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种茶的地方。茶叶贸易是旧中国汉族统治阶层和商人剥削西藏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地的统治阶级也参与其中,并且攫取了一定的利益。茶叶贸易也是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一个方式。1835年,英国从锡金获得对大吉岭的控制后,也开始在那里种茶,其目的是要让茶叶贸易从中国内地转向英属印度帝国,进而帮助西藏从中国分离出来,和英属印度产生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包括藏族在内的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大团结消灭了茶叶贸易中的剥削。不久,作为当地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藏也开始种茶,以满足本地区的需求。

1965年的拉萨,普通劳动者吃上了新鲜西红柿和一些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水果。在察隅,人们也开始种植水稻。在旧西藏,水稻非常稀少,即便是有钱人招待客人,也只将其作为一种饭后小食,客人们往往出于礼节,只象征性地吃一点。

察隅也开始种植玉米、芝麻、甘蔗甚至香蕉,而且它们都有现成的市场需求。

毛泽东曾经说过:阶级斗争、提高粮食产量和开展科学实验是革命运动的三个主要方式,它们也是人类了解世界、改变世界从而改变自己的主要方式。我们发现所有这些都与两个国营农场发展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它们一个叫“七一”农场,以党的生日命名,最近又更名为西藏自治区农业研究所[1];另一个叫“八一”农场,以解放军建军之日命名。



“七一”农业科学试验场


1952年,在1951年《关于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精神的指导下,“七一”农业科学试验场成立。该协议阐明:

要逐步发展西藏的农业、养殖业、工业和商业。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65年,试验场组建了植物栽培、农具制造、土壤化肥、园艺和植物保护等5个研究部门,负责将实验和科研成果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劳动中去。试验场的任务之一是提高西藏高原青稞、油菜籽、小麦和萝卜等传统农作物的品质。同时,还要推广引进新的农作物,并在当地进行重新培育,它们包括: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冬小麦和春小麦,耐寒杂交小黑麦,越冬杂交小麦,青稞和土豆;

工业用作物:甜菜和黄麻;

蔬菜:辣椒,西红柿,黄瓜,洋葱,瓜类,茄子和西葫芦;

水果:苹果,梨,桃,樱桃和李子。

这些农作物在旧西藏大都没有,即使有数量也很稀少。仅以水果为例,也只有有钱人才能够享用。

“七一”农业科学试验场的主要工作包括寻找克服西藏农业自然条件不利因素的方法。在过去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些不利的因素包括:

高海拔:大多数作物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地方(“七一”农业科学试验场的海拔是3654米)。

低气温:每年平均气温7.9度。

昼夜温差大:白天暖和,夜晚寒冷。

无霜期短:每年110~120天。

降雨量少:每年平均降雨400毫米。

试验场的负责人张太英[2]说:“这些都是实际的困难。但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仅要考虑不利因素,也要寻找和掌握有利因素,西藏的有利因素也很多。”他列出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

阳光充足:每年平均光照达3000小时,是北京的两倍。由于海拔高,空气新鲜,而且阳光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在庄稼生长的季节,晚上的温度接近零度,白天气温较高。

张场长说:“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温差大既是有利因素又是不利因素?原因是这样的:白天温度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晚上温度低,植物呼吸减少,有利于植物休息,以便把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这样也能长得大。你们也看见了,这里的萝卜和白菜个儿都很大。

“面对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我们的任务是要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方法,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最后经过很多实验,辩证地分析西藏农业生产的整体条件,掌握作物生长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这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活学活用。依靠这个思想,我们不仅引进了新作物,而且还在全国创造了一些新的纪录。”

下面是张场长提供的一些纪录,它们包括:

冬小麦:拉萨地区10月份播种,次年8月收割。1965年,小型试验田每公顷产量8.73吨,内地省份平均产量3.75吨,最高7.5吨。到1976年,在一些小型实验中,西藏小麦最高产量为每公顷12吨,为全国的最高纪录。在实际的生产中,部分土地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6吨[3]。

白菜:每公顷产量150吨。

西红柿:每公顷大棚的产量为37.5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