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章 国营农场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苹果、梨和桃子:1965年,大多数果树第一次挂果,最好的树每棵能结果75公斤。由于桃子对低温敏感,农场培育出了矮化桃树。

试验场的农具部门推广新型犁具和畜力播种机的使用,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为80%,而旧的手工播种方式发芽率仅为30%。当地牛和弗里生[4]谱系牛通过杂交,已经培育出杂交新品种。适应当地气候但体型较小的当地猪和家禽,与外来种猪和种禽杂交后,已经培养出新的品种。

与西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七一农场”[5]在与分裂分子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农奴主政权对此感到惴惴不安,他们盼着农场早点垮台,而且只给了农场100公顷石头遍地灌木丛生的荒地,就这片地他们居然向中央政府索要4万块银圆。经过各部门工人和职工的集体努力,农场取得了上述辉煌的成就,而且很快开始向附近群众发放改良的种子,农场自己也开始进行粮食生产,并且获得大丰收。截至1965年,“七一”农场每年向拉萨市场供应蔬菜1500吨,猪肉1万公斤,牛奶约2万公斤。

民主改革前,“七一”农场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西藏自治区内,2/3的动植物实验材料需要从国内其他地方运进来。1959年后,农场摆脱了旧的政治束缚,不仅在研究规模上大大增加,而且研究工作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截至1965年,3/4的实验工作围绕西藏当地的物种展开,3/5的实验人员到农民中间向他们学习经验,并且将其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为当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方案。

农场扩大对外的服务范围包括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农场向拉萨地区其他各个点延伸,然后向西藏南部、西部和北部各地区辐射。农场选中的互助组(后来是公社)不仅将示范种植面积增加了一倍,而且同时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科研人员和翻身农奴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1955年和1965年我本人进藏访问期间,“七一”农场职工数量成倍增加,总人数达到346人。其中科学家和农场技术人员49名,工人274名,管理人员23名。很多翻身农奴开始是工人,后来逐渐成长为技术员。有些人还到内地接受了高等教育,一部分成为了干部,包括担任当地农业县的县长和党委书记。

张场长说:实行民主改革和集体化改变了生产关系,农场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生产关系的转变帮助扩大西藏农业的生产力。

※※※

1976年我第三次去“七一”农场参观,当时它已经更名为西藏自治区农业研究所,这表明它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那次参观我有两个最直接的感受:

首先,前两次参观农场做讲解的都是汉族农学家,这次变成了藏族农学家,她叫尼玛,快40岁了。尼玛在十多岁的时候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奴,十多年前来到这里接受了政治和科学方面的培训。那么汉族科学家在做什么工作?1955年和1965年我见到过的一些汉族科学家还在农场工作,但就职务或职称而言,大多数人已不再担任领导,其角色已经转换为参谋和顾问。担任领导的是那些过去曾是他们下级和学生的藏族科研人员。对于这些藏族研究人员的发展,他们感到十分自豪和激动。

第二,尼玛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个有关农场产品的专门展览,当时她讲的话让我非常感动。她说:“在旧西藏,所有这些品种都不可能存在。现在通过长期的试验,它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不仅在我们当地种植,在很多其他地方也都获得了丰收。”

因此,我的三次参观对应着不同的时期。1955年,农场的很多工作带有示范性质,让人们对各种新的进展有所了解。1965年,这些新进展的实施工作已经在当地土地条件下开展。1976年,在当地科技人员和群众的参与下,农业科学在当地农业生产上开始大范围推广和使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开始在西藏“落户”。

作为西藏较大的农业科学网络中心,试验场现在主要从事新品种的试验和测试工作,然后将经过改良的种子(包括繁殖配种的牲畜)提供给生产单位。

对于新品种的开发,我们听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事迹,它清楚地表明西藏作为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一员所具有的优势。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增加实验作物的繁殖代数,农场将种子空运到几千公里外位于亚热带地区的海南岛兄弟研究所。在那儿,兄弟研究所特意安排自己的一名技术人员守在实验田里,在一年生长两季的条件下进行迅速繁殖,然后又将种子空运回拉萨。

与庄稼生长一样,动物养殖在西藏也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比种庄稼更重要。在羊的繁育方面,研究所已帮助实现西藏羊品种和新疆羊品种的杂交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西藏本地羊尽管适应当地恶劣的气候,但是每次羊毛产量只有一公斤左右,杂交新品种保持了羊对气候的适应性,第一代羊的羊毛产量达到每次2.5公斤,第三代羊的羊毛产量达到每次5公斤以上。因此,西藏大多数羊的品种得到了改良,而且改良的实验还在进行之中。但是,要赶上新西兰那样的世界先进水平,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截至1976年,试验场80头奶牛的牛奶产量比几年前翻了一番。试验场还提供种牛配种和牲畜冷冻精液服务。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海拔高,从内地运来的供繁殖用的荷兰种牛经常死于心脏疾病,现在,通过让它们逐步适应环境,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减少。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把牛运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进行适应,然后再运到海拔3600米的地方进一步适应(3600米是这个农场的海拔高度),最后再运到海拔更高的地方。

试验场还正在繁育一种产奶量高的牦牛(牦牛奶脂肪含量高,但产奶量很低)。

在养猪方面,研究所每年要给生产单位提供100头纯种野猪。

同时,作为西藏各类土壤研究区域性的总部,试验场对西藏的各种土壤展开研究,并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寻找合适的施肥和管理办法。一些具有一定条件的公社成为研究所的研究站点,土壤科学家和群众在那里进行着密切的合作。

在化肥方面,研究所对腐殖酸的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在西藏一些沼泽较多的草原地区,腐殖酸的储量十分丰富。

植物保护方面主要集中在地方病虫害的研究、杀虫剂和除草剂的实验方面。西藏特有的小麦“白杆”病发病原因已经找到,林芝由于雨量充沛,小麦锈病频频发生,小麦抗锈病的优良品种已经在研究所林芝县分部开发出来。

农场的园艺师也正在进行蔬菜和水果的改良工作,使原产于内地和国外的蔬菜水果能够适应西藏当地的生长条件。新中国成立前,西藏没有西红柿和辣椒,刚刚引进的时候也主要在温室栽种,现在已经开始在室外种植。黄瓜刚引进高原的时候不结籽,每次播种都要从外面引进种子。与此相反的是,白菜在这里很容易长籽,现在这两个难题都已经得到解决。茄子在早期试验中不仅长得小,而且“硬得像石头”,现在它们的硬度和正常茄子一样,个头也能长大,每个茄子重达0.5~2公斤。

苹果的种植也增长惊人,研究所(前身是“七一”农场)从一开始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种植之初,苹果树苗要空运到西藏。后来,由于对当地一种野生苹果树的嫁接取得成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