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章 新型国营农场——农业机械、灌溉和粮食生产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七一”国营农场和“八一”国营农场在农作物新品种和新生产方式的引进以及西藏农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均走在前列。而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新型国营农场,在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大型灌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农场面积更大,是大规模粮食生产者。

1976年,我们在两个新型农场停留了几天。它们距拉萨都有数小时的车程。澎波国营农场成立于1960年,林周国营农场成立于1966年[1],它们都拥有本地区历史上最好的生产设备,生产的粮食(以小麦为主,还有一些青稞)可以供西藏全部人口吃两周。农场还种有其他农作物,饲养的牲畜种类繁多,而且绝大多数农作物和牲畜都是当地改良过的品种。除此之外,农场还有一些小型工厂和矿山,有自己的学校、医疗和其他福利设施。

沿着农场平坦的道路乘车参观,我们目睹了西藏十年前不曾有过的景象。道路两旁是成片成片金灿灿的小麦,大型红色联合收割机穿梭于田间,时而一辆,时而又成双成对,收割机吐出来的麦粒像瀑布一样流到跟在后面的卡车上。配上背景中西藏壮丽的自然景色,湛蓝的天空,一座座绵延的山峰,真是一片“紫翠山岳雄伟神奇,俯视平原土地肥沃”的景象。

在一些地方,波光粼粼的水流在石头砌成的宽阔灌溉渠里欢快地流淌着,然后径直流进田地里。这些水来自西藏第一座大型水库,该水库是国营农场于1974—1975年间建成的。

澎波农场和林周农场是国营农场,均实行公有制,而不是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在分配的方式上国营农场与公社有所不同,农场向员工支付工资,而不像公社那样依据每年的总收入按份额进行分配。农场生产的产品和获得的盈利都归国家所有,即使出现亏损也由国家承担,国家为农场提供所有生产和福利方面的投资和设备。[2]

与西藏其他地方一样,国家对农场的投资远远高于本地的可支配收入,它们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即人口较多的民族要扶持人口较少的民族。

这项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这些大型企业里,针对藏族干部的培训和提拔显而易见。例如澎波农场36岁的书记助理藏族人索南旺堆。农场所有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机械操作和修理人员(五个拖拉机队的拖拉机手都是藏族女性)除一人外全是藏族人;澎波农场179名教师中,藏族教师有71人;在医疗服务方面,医院负责人和16名医生是藏族人(其余医生是汉族人),还有77名藏族兽医。林周农场藏族干部的比例稍低,但仍然占到很大的比重。

有关两个农场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请参考下面的数字和资料:

表8-1 澎波国营农场和林周国营农场情况对比

续表

*包括2000名从事小型工业生产的工人。

**在生产队范围内,林周农场也修了28公里长灌溉水渠和4座小型水库。

***澎波正在修建第二座大型水库。

利用农闲时间,两个农场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了各自的水库和灌溉支渠,国家则通过提供建筑机械设备、设备操作人员和水泥等方式给予了帮助。在澎波农场,这项工程投入了1000个人力,耗时8个月修建完成。林周农场的职工人数少一些,花费的时间则更长。

澎波农场的耕地面积(主要靠开垦)、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如下:

表8-2 澎波农场1960—1975年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对比

1971—1975年间,澎波农场贡献给国家的粮食增长情况如下:

表8-3 澎波农场1971年、1975年粮食产量对比

人们告诉我们,前几年林周农场粮食产量的增长不稳定。1968—1970年间,由于出现了路线上的混乱(显而易见是林彪路线的干扰),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但后来,又出现了稳定的加速上扬趋势:

表8-4 澎波农场1972—1975年粮食增长情况对比

农场职工的月工资:

表8-5 澎波农场职工月工资量对比

工人们住房和用电免费,同时还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1976年秋天,两个农场开始在改善了的住房里重新安置工人。澎波农场计划将3000户左右家庭中的4/5家庭在两年内进行搬迁,一些占用耕地修建的旧村庄要被搬迁到山坡上,以便腾出更多的土地种粮。在农场的第八生产队,我们看到在新址上刚刚建起了1所新学校和28套住房。这些住房具有传统的藏式风格,平均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屋内的横梁上涂着鲜艳的颜色,房子外面还有小露台和一小块蔬菜地。人口不足3人的家庭可以饲养1头牛,3至5人的家庭饲养2头牛,每户家庭最多可以饲养3头牛,以保证奶油和其他奶制品的供应(个人饲养牲畜数量上的限制1980年被取消)。对于不产奶的牛,农场还负责予以调换,并且专门安排3人帮助照顾全队的300头牛(生产队还有5000头牛归国家所有)。

林周农场的办公和住宿用房建设计划与澎波农场不同,书记张林是一名老兵,来自著名的八路军359旅[3]。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旅开垦了南泥湾,保证了延安被封锁地区的粮食供应。部队的战斗员、工人和农民还在那里修建了在西北十分普遍的窑洞。如今在遥远的西藏,我们见到了这些窑洞的复制品,而且它们在规模上更大。修建这些窑洞的石头均取自周围山上的优质石材,窑洞不仅拱顶高,而且里面的空间大。白天,白色的拱形房子在阳光照射下十分明亮,夜晚时分则使用电灯照明。所有窑洞的入口均朝南,大门的四周装有花格窗以增加室内的采光,木料上都漆成藏族人喜欢的温暖明亮的色彩。

人们告诉我们说,在采纳这种设计之前经过了藏族干部和工人的讨论和同意。在他们的建议下,窑洞除可以住人,室内的储藏室还可以存放粮食,纺线用的羊毛和酿酒的酒缸也可以放在里面。现代生活和当地悠久的传统在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

当时,窑洞还在修建之中。在现场,著名的林周“铁姑娘”石匠班正在摆放镶边用的石料。她们之所以如此有名,是因为在旧西藏,妇女可以像牲口一样搬运石头,却不从事切割或摆放石头的活路。这些年轻的女性们让人难以忘怀。她们头戴鲜艳的头巾,黑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闪着光,钉锤发出的叮当声和热烈的劳动号子声交织在一起,飞向西藏湛蓝辽远的天空。生产组鲜艳的红旗在湛蓝的天空中飘扬。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至西藏与西藏王松赞干布成婚,随她一同进藏的汉族工匠对西藏的建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不是从西安而是从延安,也不是从一个民族的封建贵族到另一个民族的封建贵族,而是从一个地方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向另一个地方的劳动人民以一种更加牢不可破的方式,直接传递着发展的动力。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参观林周农场的时候,我回忆起了20世纪40年代初在南泥湾见到的情景。

饱经风霜的农场场长平康说:“在我们这里,妇女能顶大半个天。”平康场长是四川巴塘人,藏族,个子很高,性格温和,他1950年加入人民解放军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