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文的撰写和修改(10)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1977年9月,中央党校复校开学。杨西光同志到中央党校第一期高中级干部读书班学习。我当时任校刊室副主任,在耀邦同志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理论动态》这个刊物的工作。杨西光同志常来找我,把他写的一些材料给我。我记得的有两篇,一篇是讲民主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比较好;还有一篇,是稍后写的,讲认识论的,讲到实践与真理的关系,是提纲性质的,虽然还不够成熟,但说明西光同志对这一问题早有见地。他想给《理论动态》,想通过我给耀邦同志看看。这篇稿子是否给耀邦同志看过,我记不清了,但没有在《理论动态》发表。不过,当时耀邦同志经常看学员写的东西,有可能送耀邦同志看过。他不认识耀邦同志,我和他一起到耀邦同志那里几次。我也向耀邦同志介绍过他的情况。耀邦同志对他的印象比较好。杨西光思想比较解放,但也比较谨慎。他还没有毕业就派到《光明日报》当总编辑了。

杨西光同志到《光明日报》以后,我同他经常有往来,有时他上我这儿来,有时我到他那儿去,在他家吃饭,就一些理论问题交换意见。有一次,杨西光同志找我,说要同我商量一个问题。他说,最近胡福明同志投来一篇稿子,是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但不够成熟,需进一步加工。他告诉我,对这篇稿子,在编辑部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篇稿子要是发表了,会引起震动,不能发表,慎重点好;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这稿子很重要,主张发表。主张发表的人中有理论部负责人马沛文同志。相当数量的同志主张发,也有一些同志主张不发。杨说他倾向于发表,而且要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发表。但考虑到《光明日报》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有一定局限性,政治影响不如《理论动态》大,所以,如能在《理论动态》上发表,然后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政治分量和社会效果就大不相同。

至于胡福明文章清样是否给我看了,已记不清楚,但主要内容杨和我说过。他对文章是肯定的,但认为如果发表,要结合实际,从思想路线角度作重大修改。我也认为仅从理论上论述是不够的,要更有针对性。杨表示他可以在报社主持修改,但他也谦虚地表示,我这个人的水平有限,你是知道的,你那里有吴江,他是哲学家。秀才比较多,特别是还有耀邦同志把关。如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和协办,政治上更有保证。所以他希望此文经修改后先在《理论动态》发表,并问我可否将这个意见先向耀邦同志疏通一下。我表示吴江同志是理研室主任,请杨最好直接找他商量。当然,我也可以有机会问问耀邦同志。

一次散步的时候,碰到耀邦同志。他向我问康生在党校的情况,我顺便就对耀邦同志说,老杨找过我,有一篇文章,什么什么内容(我简单地向耀邦同志介绍了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可不可以在《理论动态》发表。耀邦同志说,可以吧,把稿子拿来看一看。这是好事情嘛!应该支持,你们处理吧!我还说,耀邦同志如果您同意的话,我请老杨直接找吴江同志,吴江同志是专家。耀邦同志说,可以。我就把耀邦同志的态度告诉了杨西光同志。

以后,杨西光又为此稿给孟凡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原件尚在,全文如下:

孟凡同志:

我们给孙长江同志带去一稿,请吴江和你以及孙长江同志加以审改,最(再)请耀邦同志定稿。务(无)论如何,此文盼你争取五月一日前定下来,五月五日在《理论动态》上用,以便五月六日在《光明日报》上见报。此文对我们改版后做到旗帜鲜明大有用处,务请抓紧办一下。

此致敬礼

(宝卿同志已来,请你来玩)杨西光28/4(1978)

孟凡还为这封信写了几点说明,现摘抄如下:

西光曾向我表示,要将此稿的编发作为《光明日报》改革和改版的突破口。

据我所知,孙在以前也撰写了同样主题的文稿(原稿我看过,也向杨谈过),孙就是以胡福明文章和他的文章为基础,在杨西光、吴江的指导下,吸收校内外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的,至于,是由吴江或是由我推荐他去《光明日报》还是杨要求孙去,我已记不清楚。但我认为,过去有些介绍《实》文发表情况的文章只提胡福明,而不提孙也撰写过同样主题文稿的事实,是不全面的。

纪宝卿同志是西光的夫人,她原在上海工作。

杨西光是中央党校复校后“第一期高级干部轮训班”的学员,学习期限是1977年9月到1978年4月。他住中央党校22楼。由于孟凡的关系,我也多次同他接触,有好几篇《理论动态》拟用的稿件都征求过他的意见。1978年3月,中央任命他任《光明日报》的总编辑。据在报社任他的秘书的陶铠讲,1978年3月他接到任命后,去了一次报社,正式到职是在中央党校结业以后,即1978年4月。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参加了关于研究第九次、十次、十一次路线斗争问题的讨论,对胡耀邦提出的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不但有所了解,而且作了较多的考虑。前面孟凡的回忆中说,他写了一篇关于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的材料,并希望通过孟凡给胡耀邦看看。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这样做的时候,一定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