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大概就在1978年5月8、9日,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光明日报》同志打来的。他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你们《理论动态》究竟哪一天用?我肯定地说,5月10号。他说,那我们在5月11号见报。我感到有点突然。以前,报社要刊用《理论动态》的文章,有时也很急,我们都是有意压二三天,以免出现读者还没有收到《理论动态》,文章首先见报的情况。我就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急?11号我们《理论动态》还没有发行出去呢!对方说,杨西光讲了,这篇文章必须《理论动态》先刊登。《理论动态》登了,我们马上就见报。以后我知道,打电话的这位同志就是杨西光当时的秘书陶铠。对此事我的印象很深。《光明日报》并不是根据《理论动态》第60期的版本发表《实》文的,可能是孙长江早些时候给他们的改稿。所以,仔细查对一下就可以发现,《光明日报》发表的《实》文同《理论动态》第60期,有两处很小的、不影响文义的差别。这是一个小的插曲,在此交代一下。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第一版的下半部,以通栏标题、正文楷体字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署名是:“本报特约评论员”。在此之前,《光明日报》转载过《人民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也转载过《红旗》杂志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但还没有发表过自己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文是《光明日报》的第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光明日报》从当年5月1日改版。《实》文是改版以后的第一篇重头文章。这对《光明日报》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对扩大报纸的影响也很起作用。其明显表现之一,是发行量的上升。据说,4月份《光明日报》发行68万多份,到7月份,竟一反暑期订数减少的常规,发行数猛增到89万多份,到1979年1月,发行数到了140多万份,创了历史的最高纪录。这篇文章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见《光明日报通讯》1986年第6期第13页)。
这里又有一个“特约评论员”究竟是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已有说明。具体到《实》文,又该怎么说呢?《光明日报》的同志说,杨西光觉得这篇文章关系重大,同时为了扩大影响,要请胡耀邦审定,并希望先在《理论动态》发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胡耀邦和《理论动态》来说,已有了撰写和发表论实践标准文章的安排,并已着手进行了,而不是接受委托,为外单位审阅一篇他们另请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胡耀邦对特约评论员的署名是很重视的,我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已讲了一些有关情况。《实》文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发表,并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转载以后,当时在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人追究时,也是直指胡耀邦,当时,胡耀邦是承受了巨大的政治责任的。
《实》文在《光明日报》第一版下半版刊登了约五分之二,其余在第二版上部刊登。这大概也是一个偶然的原因。这天《光明日报》第一版有两个通栏大标题。头版头条是:《华主席离平壤回国金主席到车站热烈欢送》。如果不是这样的新闻,我相信,《光明日报》是会把《实》文作为头版头条以整个版刊登的。对这样的版面安排,《短暂的春秋》一书的作者也费了一番心思来研究。该书作者认为,这是政治家们精心安排的,是让“华国锋回国收见面礼”。从本书前面叙述的情况可以知道,这样的论断缺乏事实依据,是作者的想象。事实上,这篇文章原拟5月6日见报,后推迟到5月11日见报,并不是有什么政治考虑,邓小平事前也不知道有这样一篇文章。我在后面还要具体讲到这件事。
新华通讯社当天将《实》文转发全国。这既反映了新华社领导同志的鉴别力(他们是同意这篇文章阐述的基本观点的),也是杨西光事前给他们打了招呼。另一方面,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孟凡也跟以上有关单位负责人打了招呼(孟凡工作的一大部分内容就是同各有关单位联络)。
《实》文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这种强烈反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首都主要报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不少地方报纸立即转载;另一方面,立即就有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下一节就要具体讲这些情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