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慎用行政手段,改进产业政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前期一些应对措施是行政运动式的方法,对“六稳”造成了比较大的伤害。比如运动式的治污是“一关了之”,而且是层层往下、越来越放大。当然,中央已经在纠正,要求不能“一刀切”,强调采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以及行政运动式的去产能。由于煤钢产能去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安置职工,国有企业要比民营企业难得多,因此在同样的污染或者安全标准之下去的民营产能比较多。后来PPI大幅度上涨,国有企业利润大增,成本在向中下游传递,而中下游民营企业比较多,感觉到负担沉重。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用这种行政运动式的办法是不妥当的,以至于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多采用改革的办法,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用改革的办法意味着原来不是改革?现在其实是在纠偏,就是纠正用行政运动式的办法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多年来我们一直推行产业政策。在2018年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推动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思维还没有彻底转变。其实产业政策在早期起到一定作用,但到后来它的作用实际不敢说都是正面的。以汽车为例,我们产业政策支持的是“三大三小两微”(“三大”即吉林一汽、湖北二汽、上海汽车,“三小”即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两微”即军工企业转产的重庆长安和贵州云雀)。多年发展下来,一些企业破产了,其余企业都合资了。现在三大自主品牌汽车基本上是在产业政策的“围剿”和缝隙中成长起来的。比如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我们不评价它战略对不对,但是这个做法就说明被“围剿”的这些企业才有实力。但是产业政策如何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也是一个复杂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重视并加强了企业的党建工作。但一段时期以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被歪曲,一些人炒作“党的作用代替公司的决策”,出现了“民营经济离场论”“党建夺权论”等蛊惑人心的言论。不排除有的地方采取了不当做法,影响了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信心,社会上也因此对企业的党建工作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偏离了加强党建工作的初衷。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我们在有党员的各类企业里建立党组织,目的是为企业的党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团结凝聚员工遵纪守法,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这是2018年11月7日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时讲的,清清楚楚地强调是包括“各类企业”,是“为党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凝聚他们遵纪守法,遵守规章制度,发挥先锋作用”,是“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是对此前一个时期的错误认识的纠偏,也是对外界质疑的回应。事实上,企业党建的积极效用毋庸置疑,外媒也曾专门报道并予以称赞。2012年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表示,“中国共产党是美国CEO(首席执行官)的榜样”,并援引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针对70名CEO的调查,当被问及世界上哪些组织最称职可信时,中国共产党位居第三,远高于美国国会和总统。当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舆情恐已有变。因此我认为,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党建工作的初衷以及总书记的讲话要义,另外也确实有别有用心的人在炒作。要真正实事求是地领会和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意图,加强解读和宣传,不要动辄自言“如沐春风”,特别不能人云亦云地附和错误认识。

最后要强调的是,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经常听到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确实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但是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就业、消费和投资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方面我们已经观察到了一些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在今后加快展开,以早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楼继伟,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2] 增值税汇算清缴,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称为期末留抵,可在下期做进项抵扣。及时留抵退税,是不等到以后抵扣,先进行退税,减轻企业的流动资金压力。对合理设计的多档增值税实行留抵退税,还实现了相关政策。对最低档税率纳税人留抵退税,实际上已无税可退,欧洲国家等允许退企业所得税,甚至额外补贴。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