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适应低速增长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姚洋[1]

经历4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政府、学界和民间似乎都已经把高增长当作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即使是“新常态”,也把我国的增长转型定义为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过程。但是,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维持4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6%以上)是非常困难的。对于赶超型经济体而言,增长减速一般发生在去工业化开始之后。而且,对于以出口导向为发展模式的经济体,由于去工业化一般都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有关,因此减速不是线性的,而是掉下一个台阶。我国具有大国优势,内部的增长收敛可以维持我国较长时间的较高速增长,但这个潜力也是有限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被迫放弃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开始去工业化,经济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搞清楚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长期发展和短期宏观调控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一个简单的框架里得到决定人均GDP潜在增长率的两个因素,即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前者进一步取决于国民储蓄率,后者进一步取决于效率的改进和技术进步率。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自金融危机以来以较快的速度下降,效率改进虽然还有一定的空间,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这个空间已经接近上限,而世界范围内的经验表明,技术进步率不可能太高。所以,我国应该适应较低速度的增长率。



一、我国经济的结构变化与增长减速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的最大变化是去工业化。去工业化是每个经历过工业化全过程的经济体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其主要表现是工业就业和产出比例的下降。图5.2显示了1953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的变化情况。和一般的规律相同,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就业比例除在1958—1960年之外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服务业)比例持续上升。第二产业(工业、建筑和交通行业)就业比例除在1958—1960年突增之外,1997年之前的其他时间缓慢上升。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在1997—2003年下降。2004—2012年,第二产业就业比例突增10个百分点,相当于之前40年的增长,显示了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突飞猛进的增长速度。但自此之后,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开始下降。基于以下原因,此轮下降与1997—2003年的下降不同,不太可能是临时性的,而更可能是永久性的。

第一,我国的第二产业就业比例达到其他国家(地区)达到过的顶峰。图5.2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就业的顶峰在2012年,为30%,但这可能是一个低估的数字,原因是农业就业的比例可能被高估了。农村地区的兼业化倾向很严重,一个农村居民一年当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1/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业就业比例极可能被高估。根据调查数据,经济学家认为农业就业比例在20%以下,而不是统计局公布的近30%。如果把多出来的10个百分点平分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则第二产业就业的顶峰应该达到过35%,35%是美国、日本和韩国达到过的峰值,我国超过这个峰值的可能性不大。



图5.2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第二,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已经告别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进入以国内消费为主的时期。事实上,如图5.3所示,我国的出口与GDP之比在危机之前已经达到顶峰,目前已经回落到日本的水平,即17%~18%之间。可以对比的是,美国的出口与GDP比例只有10%,因此可以想见,这一比例在我国未来还将进一步下降。在危机之前,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的需求旺盛,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的增长。按照刘遵义等人的计算,出口对我国GDP总量的贡献为11%左右,而我国出口在2001—200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9%,由此得到出口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为3.2个百分点,占全部增长的1/3。[2]危机之后,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2014年以来的多数年份甚至变成负增长,出口不仅不再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还开始拖增长的后腿。我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都是工业产品,因此,我国工业化的高峰期与出口导向发展模式的高峰期重合。随着出口增长的退潮,我国开始去工业化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图5.3 我国的出口量及其与GDP之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第三,随着高端和较高端服务业的兴起,劳动力将从农业和工业流向服务业,近些年兴起的外卖服务正是这个变化的一个反映。工业的资本密集度远高于服务业,因而抑制了工人工资的增长。比较而言,服务业是轻资产行业,劳动报酬占比高于工业,当服务业扩张的时候,更多的劳动力就会涌向服务业。而且,2012年之后服务业的扩张和1997—2003年服务业的扩张存在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服务业质量的上升,扩张不是发生在低端服务业(如家政服务),而是在像物流、金融、咨询、法务等高端行业,因而对劳动力具有更多的吸引力。

一个国家能否完成深入的工业化,对于它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我国的工业化足够深入,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担心去工业化将阻止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我国经济整体开始去工业化,不等于每个地方都齐步走,一起去工业化,中西部的一些地方还有工业化潜力。去工业化也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再搞工业了,而是意味着工业发展不再是采取外延扩张的模式,而是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但是,去工业化开始之后,经济增长减速是必然的,原因在于,工业比服务业的技术进步率高,当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上升、而工业占GDP的比例下降时,经济整体的增长速度就会下降。而且,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出口推动的,出口增速下降,必然导致工业增长速度的下降。

第四,我国的工业化和去工业化也与我国的人口结构转型同步,进一步加强了增长速度的变化。图5.4显示,2010年是我国劳动人口比例的分水岭,2010年之前是上升趋势,2010年之后是下降趋势。劳动人口比例是衡量人口红利的最重要指标。2010年之前,我国的人口红利上升,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效应。2010年之后,趋势刚好相反,人口转型成为迟滞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图5.4 劳动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与人口红利下降同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流出已经接近尾声,这从图5.5可以看得很清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大减40%,之后除少数年份之外一直维持态势,但2014年之后开始稳定下来,说明新增务工人员数量进入停滞时期。事实上,多数农村地区的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空心村不断增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已经基本消失。



图5.5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