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以所有权结构化、社会化推进要素市场化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刘尚希[1]

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接近9 000美元,与经济短缺时代相比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如今相对充裕的条件下,贫富差距问题凸显出来,于是就有人仍以传统思维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解读,以至于出现了诸如“民营企业要退场”这样的奇谈怪论。应该说,时代不一样了,出现各种奇谈怪论也很正常。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个实践问题,更是个理论问题。出现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与理论的不彻底性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既有时代背景因素,又有社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理论认识上的不充分密切相关。作为学界人士,有责任、有义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认为,只有围绕产权制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完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产权激励


只有完善产权制度,才能真正解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存在的鸿沟。毋庸置疑,理论的不彻底性会导致认识的模糊性以及在实践中的摇摆性,这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进行清晰的阐释,即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是中国的权宜之计。不仅要从现有的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去推理,更要从逻辑上,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上,从所有权与产权、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等基本理论问题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然的、符合逻辑的结论。

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国外的理论界曾一度认为,在公有制基础上不可能搞市场经济,但我们偏偏搞成了,而且实践证明搞得还不错,其原因又如何从理论上来阐释?

从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在公有制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由此衍生出的非公有制经济,为什么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我认为这应当归功于产权改革形成的产权激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产权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公有制经济领域,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从不分到分开。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从被禁止到放开,到鼓励,再到全面支持。这两方面通过产权激励实现了大发展,这就是说,产权比所有权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解决吃饭问题、推动工业化、完善产业体系,都是在产权激励基础上实现的。但现有的产权制度并不完善,激励效应严重递减,只有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填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鸿沟,把这两者在产权基础上真正融合起来,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如果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依然按照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两个板块来运行,那么板块之间就会产生摩擦,产生歧视。这种摩擦是体制性摩擦,这种歧视是所有制歧视。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完善产权制度,把两个板块融合起来发展,在产权这个层次上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是喊喊口号、读读文件、表表态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然而,产权制度改革又是艰难的,需要以清晰的理论做指导,可能还会触及各个方面的利益,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只能以改革的方式,以改革的办法去贯彻中央精神。不谈改革,只谈文件和政策,这种方式的“落实”往往是水过地皮湿,过去一阵子以后又会回到原状。

要以改革的方式来完善产权制度,不仅要从理论上说清楚,更要设计、协调好改革的方案,从而保证在实践中真正加以落实。只有这样,民营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才不会成为泾渭分明的两个板块,才不会时不时发生摩擦,现实中各种各样的歧视才能真正消除。



二、经济活力来自产权,而不是所有权


深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涉及三方面问题。



(一)产权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石,而不是所有权


产权是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石。因为所有权强调占有,而产权强调使用,占有是静态的,并不会带来财富,只有使用才能创造财富,只有拥有产权才能真正地推动生产力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社会化、结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何谓所有权社会化、结构化?所有权实际上不是一个权,它是一束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这些权是可以分解的,可以由不同的主体来行使。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一套房子的所有权属于某个人,但这个人可以通过出租的方式把使用权让渡给别人,承租人虽不享有所有权,但他因拥有了使用权而获益。同样,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大量生产要素虽然归国家所有,但并非由所有者直接使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有的生产要素不是由政府直接使用,使用者当中不仅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大量民营企业和个人。其实这就是国家所有权的社会化和结构化在现实中的表现。

以上举例说明,虽然所有权主体是一个,但它的产权可以形成多个。将所有权分解交给多个主体来行使,通过产权交易形成了多个产权主体,也就成为资源配置者。所有权和产权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所有权从绝对化变成了相对化,或者从完全所有权到不完全所有权,在这个趋势中产权衍生出来,产权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构成各类市场主体。微观活力来自产权人,而不是所有人。

是谁在进行资源配置?是使用资源的人,这部分人构成了产权主体,而非所有人这个主体。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产权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在过去集体所有制下,土地由集体所有,吃饭问题都难解决,后来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前提下,通过大包干进行产权改革,推动所有权结构化、社会化,农民成为土地使用者和经营者。通过这样的改革,很快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大大提升了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后来在国有经济领域推动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改革,也激发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所有权可以不变,只要产权激励搞对了,经济同样有活力,发展同样有动力。中国不搞私有化,同样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并发挥决定性作用,其秘诀就在于产权改革。但这些改革并未完成,还在继续。如果不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改革,下一步的发展潜力就难以提升。

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不能拘泥于所有权的完整性,必须放弃不合时宜的绝对所有权。对于大量国有生产要素,若不能通过所有权分解、产权交易的方式,就不能得到有效配置,那实际就是对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损害,限制其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它贬值。国有资产只有在流动中,通过产权化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使人民有机会分享更大的经济蛋糕,改善人民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权社会化、结构化是一种历史趋势。



(二)当前存在所有权清晰,但产权不清晰的问题


对于作为所有权对象的生产要素或资产,过去长期是以占有为目的,而现如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