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由于灵魂的敏感和天性的高贵,知识分子总是能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他们总是能够在社会大众尚处在懵懂状态时就已经深切地体察到生命的不自由。当庸众为满足自己的胃而重复着毫无意义的社会生产时,知识分子考虑的却是哲学的最基本的命题,即当下的生命究竟是否值得我们经历的问题。然而,"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陈寅恪诗),由于知识分子要时时提防来自庸众的忌恨和不满,他们的生存状态反而更加拮据,他们比庸众更少自由。所以,当有人说"人民像进贡一样敬着知识分子,可这些人替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着想了吗?又为老百姓回报了什么样的精神产品呢?" ()②的时候,他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知识分子不但在民主社会里自由度最小,其在收入上也是与其智力水平最为不相称。某些人以为贫富不均、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违背了公正,殊不知无知者本就该被有知者所奴役,反之才是不公正的。现在的情形却是知识分子本应该比任何人生活得都好,他们却生活得比任何其他的阶级还要痛苦。他们是最需要有人为之争取利益的,某些人却指责知识分子不为人民的利益说话,这是何等荒谬的逻辑啊!
对于知识分子的指责,有一个相当古老然而现在又日渐时髦的说法叫做"文人无行"。在保罗·约翰逊的著作《知识分子》 ()③当中,人类历史上的那些知识分子或被公众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人们一个个都成了世俗道德的违背者,他们行为怪癖,心肠刚硬,撒谎、虚伪、自私自利到了极点。约翰逊所提及的人物大多数只是作家而不是知识分子,他所提及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如罗素、萨特,他们的行为荒悖丝毫也不曾影响其思想的伟大。关于这一现象,叔本华早就有过完美的阐述:
有天才与智力的人,以及所有那些心理的、理论的素质远比他们道德的、实践的素质更发展的人,简而言之,那些心智强于性格的人,不仅在日常生活的事情上,时常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第7卷所说,以及歌德在《塔索》中讲述的那样笨拙可笑,而且以道德观点而论,他们时常也是软弱可鄙的人;不,他们几乎可以称为坏人。在这方面,卢梭给我们举出了真实的事例。虽然如此,在他们那里的较优的意识,即一切美德之源,比之在许多其思想不如其行为高尚的人那里的,更强有力;不,可以说,思想高尚的人对美德认识较深,而其他人则实践美德较好。 ()①
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超越其家庭出身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就因为他们的天才与智力超出旁人,同样地因为这一点,他们的个人品行往往超越世俗道德,而进入美德的层面。 ()②庸众对于知识分子的所谓"文人无行"的指责,实根源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对知识精英的仇恨。当代文学领域的孟繁华教授在《当下中国的无产者写作》一文中列举了如摩罗、谢有顺、旷新年、王开岭等人凄惨的生活经历和微贱的家庭出身之后指出,这群无产者写作群体,"他们的底层生活不仅被他们如实纪录,重要的是,这也是他们观照世界和心灵重建的出发点。他们在正视个人现实处境的同时,又超越了对个人苦难的倾诉,而对人类的精神领地投入了更多的叩问和探寻。" ()③然而,我对于底层却从来不抱好感。尽管底层当中有时也产生一两个天性高傲、心灵上倾向于独立自由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底层所产生的只能是对优秀人群抱有深深怨恨者。叔本华这样评述那些来自底层的人们: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