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民间思想者的姿态登上文坛的摩罗曾孜孜不倦地反思知识分子的道德状况,但是到了2002年,摩罗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年的4月11日,摩罗在北京大学作讲演,当同学问及知识分子问题时,摩罗这样作答:
我原先对知识分子总是有很多要求,认为知识分子是有文化的人,比别人学的知识多,研究的问题多,应该承担世界上更多的东西,有责任让自己更加优秀,承担患难,主持公义。但现在我觉得,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可能是不存在的,知识分子这个词也可能是不太需要的。原来我总觉得社会上某一些阶层因为文化上的优势可能在道德上、人格上也有某种优势。比如我们有时骂一个读书人很卑劣,就说即使是一个村夫野老也不会像你这样的如何如何。这句话的价值观的背景是,你认为村夫野老是卑下一点的,知识分子是高尚一点的。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觉得中国没有哪一个群体可以说比其他群体更加优秀更加出色。 ()①
这一观点,乍一看去,似乎是对传统的知识分子的道德重负进行除魅,实际上摩罗仍然没有摆脱以道德作为价值的思维定势。摩罗看似是在为知识分子除魅,其实他在给知识分子加魅。相对于葛红兵们的观点,摩罗为知识分子加的魅更多,在反知识分子的立场上走得更远。事实的情况却是,村夫野老一旦拥有作恶的机会,他们所能够淋漓酣畅地宣泄的程度远远超过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知识分子不过是参加了"梁效",而到了无知者那里,就都是些血迹斑斑的铁棍、钢刀和皮鞭。此一现象更可修正前引叔本华的说法:那些缺乏对美德的认识的人,其实践美德也丝毫未见高明,只要给之以作恶的机会,他们心中郁积的忌恨就会使他们变得残暴无比,而拥有知识、拥有对美德的认识的人,其实干不出真正的坏事。
上述诸人的观点,都受到民主社会质疑知识分子的这一"潜规则"的影响。他们也许不如庸众那样,对知识分子抱有无比深切的怨恨,然而其对知识分子的判断标准仍然与庸众没有什么不同。知识分子从来就是超越世俗世界的一个独特的阶级,因此对于知识分子的价值评判决不应以世俗道德为指归,而应当有属于知识分子自己的价值体系。人类到了20世纪初期,终于由马克斯·韦伯说出这样的真理:
在课堂里,惟有理智的正直诚实,才是最有价值的美德。 ()②
在民主日渐发达、平等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侵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的今天,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阶层越来越受到无知大众的道德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知识分子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也许精神软弱,我们也许行为荒悖,但就算如此,我们也还是比无知者更加高尚。不仅因为我们头脑清明,较能够保持理智的正直诚实,更因为我们天性的高贵让我们从来没有忌恨过谁。惟其意识到这一点,才真正是为知识分子自身除魅。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